一、政府搭台,国企唱戏
明确目标,认真落实市委李酌书记2021年11月7日赴龙门溶洞调研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首批四川省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品牌效益,打造地质研学体验的引领和示范。政府主导,国有平台公司投入1640万元收回龙门溶洞经营权,投入资金1亿元对溶洞进行全面提升,改变溶洞经济效益不高,游玩体验差的现状。提质增效,以国有平台公司为主体,全力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龙门古镇4A级景区提升项目,规划建设子项目14个,把龙门古镇打造成“一中心、三节点”的高品质4A级景区。
二、借力借智,规划引领
县校合作助推地质研学大节点建设。聘请成都理工大学作为项目顾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邀请苍野洞景旅游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对项目进行设计。线路串联助推红色教育大节点建设。将古城坪红军村、青龙场村村史馆、感恩广场等红色文化、感恩文化主题点位与天全红军村、宝兴夹干院串珠链线,助力全市红色教育一盘棋。乡村振兴助推农旅融合大节点建设。以乡村振兴为总揽,以熊猫绿道、龙兴之野、鱼跃龙门、民宿联盟等项目点面结合、农旅相融,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三、加力加速,重兵合围
组建专班聚力决战。创新成立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4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和县属国企组成的文旅振兴大会战专班,确保文旅发展有人管、项目有人抓、产业有人干、进度有人督。项目工作“清单制”+“责任制”管理。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部门领导、一个企业领导、一名项目顾问,采取成熟一个、编制一个、报批一个、启动一个的“四个一”运行模式,扎实推动文旅项目落地落实。加强督促指导勇担当。实行项目动态专班一周一调度、项目困难县级领导一周至少一次现场解决、项目进度专班半月一督促、一月一研判,在专班内形成“5+2、白加黑、春节不停工”“比学赶超”抓项目的干事创业氛围。
2022年以来,服务涉旅项目共计25个(其中市重项目11个、县重项目5个),估算总投资约89.638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21个,已完成古城坪红军村、金丝楠水街、根雕文化产业园工艺美术博物馆建设、开元曼居提升等16个工程类、软件类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