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GDP年均增长17.2%(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7亿元,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7亿元,分别比“十五”增长近两倍;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税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基础上翻了一番,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实现GDP17.7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00万元,增长7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7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增长51.5%;农民人均纯收入4646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0元,增长10.5%。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牵住工业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3+2”产业,工业经济形成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年来,我们更加注重增量增效。全力协调促成贵均纺织、华美包纱、新丝路纺织等一批新项目建成投产,稳步推进飞仙关电站建设,加速推进灵关河电站前期工作,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54家,增加值增幅达到35%;销售收入过亿企业3家,工业产销率达到98%;两税收入达到1.7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实现税收1.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4.7%;单位土地税收达到10.85万元/亩,单位电耗税收达到0.28元/kwh。工业经济规模扩大、效益变好,凸显了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更加注重优化结构。现代轻纺产业“无中生有”“有中做大”,16家纺织企业年产值突破5.5亿元,初步形成了集棉纺、化纤、织布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新诚电子16条生产线年产值将达2亿元以上,香港万裕集团意向投资建设64条生产线,我县电极箔产业将迅速成为支柱和亮点。在现代轻纺产业和电极箔产业的强力拉动下,普通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上升为62.2%。更加注重打造平台。按照省级工业园区的标准,立足打造样板园区,投入近千万元,整体推进寇家坝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向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树立“发展不以环境为代价”的理念,投入资金2.55亿元,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通达、贵均、湘邻等纺织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提升了产能,降低了能耗;宏浩钢铁炉料有限公司通过配置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环保设备,改进了工艺,减少了排放。2010年预计我县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5%,工业经济循环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县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发展之基,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三化联动,立足在三个方面做文章,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一年来,我们在生态和特色上做文章,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立体农业。以“射箭坪”和“马牛山”为中心重点打造高山生态茶产业带,新发展茶园6000亩;在稳定魔芋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商品芋面积达到4000亩;竹林面积达到30.15万亩,商品林面积达到72.4万亩,茶叶、魔芋、林竹三大产业实现了优势更优、特色更显。依托林竹资源积极探索林下养殖模式,绿壳鸡蛋走进了西博会,走出了国门,提升了知名度。结合扶贫开发项目,连片发展红心果基地27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