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业是在当今产业不断细化分工和产业不断融合生长的趋势下形成的新的产业分类,涉及内容广泛,它依托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既服务于科技创新全链条,也服务于整个现代产业体系。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科技服务业包括研发服务(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及小试、中试)、设计服务、科技文化融合、创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包括科技咨询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等。我县科技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已开始起步,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推动。
一、科技服务工作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县科技服务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4·20”强烈地震发生后,坚持科学重建,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企业进驻芦山,科技服务机构逐步成立,使各项产业快速恢复与发展。
(一)、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十二·五”期间,全县茶叶、猕猴桃、林下养殖等特色种(养)植业有了较快发展。猕猴桃等种植项目小到大、从无到有。农村科普网络已初步形成。(二)、科技的推广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县把生物灭螺、工程灭螺、药物灭螺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广泛开展卫生教育,全县达到了国家传播阻断标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三)、通过招商引资,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企业进住芦山,海雅粉体科技有限公司、盈安猕猴桃公司、淮南堂豆制品加工等。为全县的工业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初步改变了县域经济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的状况。(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实行选派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管理措施。(五)、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了县校合作关系,在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发展过程中,依托农业院校的技术优势,确保项目顺利发展。
——主要成绩
实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把科技推广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是全县科技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始终坚持“经济要发展,技术是关键” 的战略思维,一方面抓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示范,另一方面抓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用,鼓励在职职工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学历层次,提高科技应用能力。在企业发展中,既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又注重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同时还把科技推广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在“4·20”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特别注重科学重建。引进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英玛电动车、华创不锈钢型材等一批新型工业企业进驻芦山,必将带动科技发展。
——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县的科技服务工作仍然存在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新型实用技术推广缓慢,农村科技普及率还有待提高,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人才紧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科技文化融合、创业孵化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缓慢。
二、“十三·五”期间,科技服务发展战略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目标,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有效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逐步改革和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培育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服务体系,转变科技行政管理职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服务机构和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产业规模明显增加,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提升,使科技服务业成为产业转化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力量。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四、主要任务
(一)、以科技服务中心为依托,狠抓技术培训。“十二·五”期间,芦山已建成了科技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聘请有关专家,采用不定期培训技术骨干等方式,普及农村应用技术,培养一批农民技术人才,成为农村科技带头人。利用科技服务中心为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服务,使科技服务中心成为全县科技攻关、技术交易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中心。
(二)、以工业园区为基地,努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科技孵化器等功能。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现有的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和创业人才到园区投资创业,形成全民创业的发展势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技术合作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努力使园区企业拥有自己为主创的核心技术,提高本地企业的创造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抓住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开展技术合作和攻关,使一批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针对企业专利申请不足的现状,要下大力促使企业与科研院所在互利、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开展有效合作,形成一批发明专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培育市场科技服务主体,积极培育以管理创新、理念创新、服务创新的市场主体,形成以第三方中介为评价机构的科技服务新机制。改变政府管理科技的手段和方式。
(五)、创新融资方式和渠道,逐步改变现有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创新高新企业多渠道融资方式,积极试点以企业知识产权为抵押物的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人才使用渠道。科技发展,人才是关键。“十三·五”期间,应当特别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使专业技术人才发挥最大积极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经济社会发展。
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科技和知识产权局
二〇一六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