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干部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开办好农民夜校,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和贫困村长远发展需求,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量身定做一批培训“菜单”,科学安排培训时间,使贫困户早日脱贫。
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抓好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强化工作,加强志气、智力、精神层面的扶贫,激活贫困户、贫困村的潜在发展动力,增强贫困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教育扶贫,杜绝贫困家庭因贫困不能上学的现象,对各个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子女给予政策性补助,通过各种措施,帮助其完成学业,从根本上斩断“穷根”,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二、全面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在去年“两线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户,采取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脱贫。对于严重困难贫困户,建立建档立卡特困户基金,强化贫困救助,实现“困有所保”;强化医疗救助,实现“病有所医”;强化保险救助,实现“老有所养”; 强化临时救助,实现“难有所救”。
三、强化攻坚痕迹管理。同步抓好已脱贫对象痕迹管理工作,按照《四川省贫困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痕迹管理台账》等要求,认真做好脱贫统计监测工作,按要求记录统计好贫困对象收入、支出、帮扶明细等“一本账”, 切实做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群众认可,坚持一月一更新,建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卡”帐。加强坚持痕迹化管理常态化、常规化,把工作干在平时,及时收集整理好政策文件、工作图片、宣传信息、工作亮点、经验典型、考核成果等,采取分类分项方式,规范化管理档案资料,确保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四、抓好攻坚常态督促。继续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点内容,结合省市蹲点督导活动,按照定期督导与专项督查相结合、重点督导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要求,采取交叉检查方式,开展“一月一次一主题一现场”常态化督导。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对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履行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脱贫攻坚工作计划拟定、脱贫目标任务完成、脱贫工作措施落实等内容开展督查,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确保顺利完成今年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