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旱防涝保苗
幼龄茶苗期根系分布较浅,易受干旱,要做好浅耕保水和抗旱工作。
具体办法:根际铺草或行间铺草,可以达到保水抗旱抑制杂草,也可改良提高土壤肥力。采用水稻、玉米、油菜等秸秆,每亩2000—5000斤。(注意:我县稻田改茶园较多,园中湿度大,请深挖沟渠充分排湿)
2、及时补苗
新建茶园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缺苗,必须抓紧在建园一年内将缺苗补齐(注意:最好采用同龄同品种茶苗补植,补苗后浇透水。)
3、浅耕除草
新植茶园小行内和茶苗根茎部采用手工拔草,以免伤及茶根,大行间用锄头除草松土,深度10厘米左右(注意:小茶苗勿使用除草剂)。
4、茶园施肥
原则:薄肥勤浇。1—2年生茶树建议用0.5%浓度尿素施浇,追肥数量一般每亩年施10斤尿素;3年生可采用专用茶叶复合肥,每亩20斤左右(注意:茶树栽植后第一年4月开始,每年2—3次,距茶苗15公分左右,挖7—10公分小沟,施肥后覆盖)。
5、合理间种
茶树属喜阴作物,对遮阴树未长成,生态差的茶园,可以间种蔬菜、油菜、大豆、银杏(每亩20株)等适当遮阴(注意:间种作物严格控制种植密度,不要去追求间种作物产量,一切以茶苗为主)。
6、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是培养高产优质茶树树冠的关键,幼龄茶树一般有3次定型修剪。第一次,修剪高度为离地15—20厘米为宜(注意: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时尽量保留外侧腋芽;剪口光滑,切忌剪裂开)。第二次修剪在第一次修剪后一年,高度为离地30—40厘米(注意:如果茶苗生长旺盛,苗高达到修剪标准,可提前进行,先用水平剪按高度剪平,然后用整枝剪修过长的茬头)。第三次,一般在第二次修剪后一年,离地40—50厘米剪平,同时剪去细弱枝、病虫枝。
7、病虫害防治
幼龄茶园不采摘鲜叶,建议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无机农药进行长效防治。
推荐方案:
石硫合剂45%晶体(注:严格按照使用方法,喷洒时建议侧位喷扫,喷湿叶背)
用量:375—500ml/亩 稀释倍数:150-200倍
防治对象:螨类、叶茎病
用量:500—750ml/亩 稀释倍数:100倍
防治对象: 蚧壳虫类、黑翅粉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