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地选择
选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以前未种植李树或种植后间隔5年以上的沙壤土。
二、栽植时期和密度
适宜秋植,以9-11月栽植为宜。
栽植密度:株行距3-3.5×3-4米。
三、栽植方式:平地可以采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猪蹄叉),山地主要采用等高栽培。
定植前要挖较大的种植穴(穴深0.5米,5宽0.5米),挖时要注意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在种植前半个月完成复土工作。回填穴时,底层填入秸秆、杂草和绿肥等,撒石灰后,回填表土,在穴中部,分两层均匀施入腐熟的禽畜粪(3-5公斤),饼肥(1-3公斤),土杂肥(30-40公斤),然后均匀撒上钙镁磷肥(2公斤),回填应高于原地面15-20厘米,形成一个馒头形,然后在上面等待定植树苗。
四、整形修剪
整形: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及两大主枝开心形等。
1、自然开心形:生产普遍采用。符合李树生长特性,寿命较长;定植时60-70厘米定干,三大主枝在主干上错落着生,结合牢固;结果枝分布均匀,光照好;主枝少,侧枝多,骨干枝间距大,光照充足,枝组寿命长,结果面积大,丰产,早实,品质优。干高50~60cm,主枝3~4个(基角50~60℃),每主枝培养2-3个副主枝,在主枝和副主枝上多留小枝和枝组,以增大结果面积。
2、两主枝开心(Y字)形 :宽窄行密植栽培最适宜的树形。
骨干枝少,通风透光,适于密植;无大型结果枝组,结构简单,易整形。
干高20~30cm,在主干上选留两个错落着生,长势相近的新梢作主枝,两主枝分左右伸向行间,角度为45~55o。一般3-4个副主枝。第1副主侧枝距主干35cm左右,第2副主枝距第1副主枝40cm左右,第3副主枝距第2副主枝50cm左右。树高2m。
五、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总体要求是:疏松、透气,深厚、不积水,较肥沃。
定植前一定要深翻改土,施足基肥。定植后逐年扩穴,以利根系的扩展和新根生长。幼树期在树冠未封行以前,可以适当间作,但应避免种植高杆作物,最好以豆科绿肥或暑类、饲料等为宜;中期树冠封行后不宜间作,可以采用生草结合清耕的方法,在李树需水、肥的淡季,让其自然生草,防止水、土、肥流失;在李树需水、肥的关键时期,铲除杂草,经腐熟堆沤之后还土,这样既可解决杂草与李树争夺肥水的矛盾,又可保水保肥,为李树适当提供肥料。
对成年果园或定植前改土不彻底和衰老树更新者,都应该注意扩穴深翻,并结合重施有机肥,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低产,更新复壮的目的。
施肥:李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要量比例为1.0:0.4:1.6,可作为施肥的参考。
幼年树需肥特点是:幼年树施肥应勤施薄施。成年树需肥特点是:一般进入结果期的李树,每年应施基肥一次,追肥3~4次。
适时重施基肥: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80%,以迟效性农家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为1:0.5:1。每生产50千克果子,需施基肥100~150千克。
基肥施用期以9月下旬~10月上、中旬为好,施用突出“深、重、全”的原则。以沟施为主。
无机肥主要是根据树势、产量进行经验施肥。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李对钾的需求量较大。
追肥:年追肥3~4次为宜。每生产50千克果,需追施人畜粪尿150-200公斤、尿素2.5-3公斤,磷肥3公斤,钾肥2-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