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较低的砂质壤土。种植前深翻土壤40cm以上,每亩均匀撒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3500kg、过磷酸钙50kg,然后翻耕2次,整平耙细后按90㎝作畦,以待播种。
二、繁殖
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播前将种子放入20℃温水中浸泡12小时,捞起晾干后拌上草木灰或细土,在畦内按行距20㎝开3㎝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随即撒盖一层细土,厚约1—2cm,最后盖草,保持湿润,10—15天便可出苗。每亩用种量1—1.5kg。
三、田间管理
(一)间苗、补苗
牛膝出苗后,要及时揭草。幼苗初期及时浇水保苗。当苗高5—7cm时,开始第一次间苗,去弱留强,保持苗距6—7cm。苗高16cm时,按株距15cm定苗。缺苗时,选取阴天进行补苗。
(二)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在定苗后,第二次在封行前,中耕深度3cm左右。定苗前,不便中耕,畦面上杂草需用手拔除。
(三)追肥
生长期中追肥2次。第一次在定苗后,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腐熟畜粪尿2000kg;第二次在封行前,每亩用腐熟人畜粪尿1500kg加过磷酸钙50kg拌成混合液施下,以后可不追肥。如生长不旺,叶片发黄,应再追肥。
(四)打顶和摘除花苔
当牛膝株高40cm左右时,及时打顶,控制高度生长。一遇抽苔,应随时摘除。
(五)灌溉排水
牛膝苗出土后1个月内,应控制用水,促使主根下扎,随后主根长度基本不再伸长,灌水量可适当加大,促进主根发育粗壮。雨季及大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叶斑病
1、冬季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菌源。
2、雨季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保持通风透光,增强植树株抗病能力。
3、发病前后,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3—4次。
(二)根腐病
1、注意疏沟排水,特别是雨季和大雨,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石灰乳浇淋根部消毒,以防病菌蔓延。
(三)线虫病
1、实行轮作。
2、整地时,每亩可施用3%甲基异硫磷5kg,撒于畦面,翻入土中。
(四)银纹蛾
利用其假死性进行捕杀,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杀。
(五)红蜘蛛
冬季清洁田园,消灭越冬害虫。虫害发生期间用40%乐果1000—1500倍液喷杀。
(六)尺蠖
利用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虫害发生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七)椿象
用40%乐果1000倍液喷杀。
五、采收加工
(一)留种
牛膝收获前,在田间选择高矮中等、分枝密集、叶片肥大、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留种母株。收获时,从留种母株中选取根条长直、上下粗细均匀,主根下部支根少、色黄白、芦头不超过3个根头的作种根。然后,再将选取的根条从上部15cm处剪断作种根,下部供药用,并将种根进行沙藏。翌春4月上旬,在整好的种子地里按株行距35cm×35cm挖穴,每穴栽入3根,按品字形排入穴内。栽后覆盖细土,压紧,加强田间管理,培育至秋后,当果实由青色变为黄褐色时,割下果枝,晒干脱粒,收入布袋贮藏,供翌年夏播。
(二)采收
冬季至翌年萌发前均可采收。将牛膝整株全部挖出,注意不要挖断根条。
(三)加工
先抖净泥沙,除去毛须、侧根。然后理直根条,每10根扎成一把,曝晒,晒至八九成干时,取回堆积于通风干燥的室内,盖上草席,使其“发汗”,两天后再取出晒至全干,切去芦头,即成“毛牛膝”。为了防止霉变和虫蛀,可将毛牛膝用硫黄熏蒸4—5小时,每100kg牛膝需用牛黄1.5kg,然后去杂分级即成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