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基筑底,资金向园校汇拢。结合“4.20”芦山教育灾后重建总体安排,统筹安排中央资金及“4.20”社会援建资金进行建设。目前投入资金1.03亿元,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9所、乡村教学点21个,教学点附设幼儿班,购置了音体美器材、教玩具、图书,生均藏书18册以上,配备了数字资源全覆盖设备、计算机设备、厨房设备设施、学生桌椅和午睡床。
二是改革探索,资源向领域聚集。积极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分类分层实施乡村幼儿教师校长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目前,全县公办、民办、公助民办园校共有26所102个班2940人,幼儿教师达44人,培养骨干教师5名。
三是创新管理,质量向示范看齐。严格办学准入,落实幼儿园办学申报、审批许可、保教管理及年检制度;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科学教育理念,纠正“小学化”倾向;通过片区教研、结对帮扶形式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目前,3所县级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园校8所,学前教育入学率达9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