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
《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办公室
2018年5月8日
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
实施方案
为加快构建权责分明、体系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增强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号)、《国务院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7〕85号)、《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印发雅安市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雅办发〔2018〕10号)以及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生命安全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各种手段,增强全民地质灾害防范意识,提升公众识灾避灾及自救互救技能,切实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高度重视减轻灾害风险,坚持点面结合和永久临时兼顾,加强调查研究,支持科技创新,切实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将常态查灾减灾宣讲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查灾防灾抗灾救灾过程有机统一,统筹衔接,常抓不懈,增强全社会抵御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切实落实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主体责任。坚持属地管理为主,分级负责,落实各部门各司其职的防灾职责,充分发挥地勘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民众广泛参与,夯实防抗救社会基础。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全面建成,初步构建起党委、政府、社会、公众、专业队伍“五位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基本实现巡查排查常态化、调查评价科技化、监测预警精细化、工程防治标准化、管理服务制度化、决策支撑信息化,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二、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机制
把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作为前置性工作,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调查排查制度,着力提升隐患动态发现能力。
(四)探索构建群专结合的常态化排查机制。指导街道办、乡镇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出台相关鼓励奖励措施,推动建立群众积极参与的查灾、报灾机制。落实与省内专业地勘单位等建立“一对一”①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业排查单位技术优势,解决基层防灾专业技术水平薄弱问题。(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五)构建高新技术动态核查机制。充分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激光雷达(LiD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动态开展山区及人类活动频繁、集中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核查和判识。(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
(六)探索精细化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风险评估。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人口聚集区以及地质灾害相对集中发育的小流域,开展大比例尺(优于1:10000)、精细化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科学指导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科技局、规建和住房保障局)
三、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把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关键手段,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制度,完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和部门协同联动防灾机制,着力提升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七)健全多层级多部门协调联动的监测预警机制。开展“智慧地灾”建设,建立完善地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及动态实时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加强与气象部门、“一对一”合作的专业地勘单位的协调联动,研究制定适合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提升预报精度,建立预警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②,定期发布风险预警信息。(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水务局、气象局)
(八)深化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队伍建设。制定完善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乡村社基层组织防灾职责及监测员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和发挥“一对一”合作的专业地勘单位的专业监测技术和力量,扩大专职监测工作范围,把当前主要针对已知隐患点的监测工作拓展至隐患点所在区域周边山体的全方位监测,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专业监测。(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
把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作为重要举措,按照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原则,把防灾和治灾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主动防治能力。
(九)加大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力度。结合最新的隐患排查情况,对全县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切实拓展防灾避险搬迁安置项目的覆盖面。在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省级补助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高省、市、县分级筹措的投入机制,提高搬迁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规建和住房保障局、扶贫移民局)
(十)规范治理工程市场秩序。建立政府投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和自律机制建设,规范行业市场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审计局)
五、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机制
把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应急能力作为基础性工作,坚持平战结合,重在基层,全方位强化专业地勘单位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全社会防灾能力。
(十一)加强县级承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构的专业力量。在省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实我县地质灾害应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业力量。(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编办、财政局)
(十二)统筹专业地勘队伍充实基层防灾力量。以“一对一”合作的专业地勘单位为依托,统一规划布局,建立覆盖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专业地勘单位驻守督导队伍。(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财政局)
(十三)探索构建常态化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机制。依托各级承担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机构和“一对一”合作的专业地勘单位,借助其他社会力量,开展多层级、多层次、常态化、全覆盖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培训及应急避险演练。加强社区层面减灾资源和力量统筹,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科技局、教育局)
六、完善地质灾害科技支撑机制
强化现代先进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广泛应用,坚持人防技防结合,坚持科技创新,着力提升防灾支撑能力。
(十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发展规划和创新研究。依托“一对一”合作的专业地勘单位,加强高位、远程、高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成灾机理、早期识别、风险预测等相关理论研究,强化灾害识别、预测预防、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应急救灾、科学重建等防灾减灾关键新技术研发,推动防灾减灾科技进步。(责任单位:国土资源局,芦阳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科技局、财政局)
七、实施保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精神,深刻认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确保本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加快落实。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改革落实落地。
(十六)加强资金保障。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将相关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积极拓展经费投入渠道,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十七)加强宣传引导。芦阳街道办事处、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体制机制改革宣传力度,重视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成人人参与防灾的良好氛围。
(十八)加强督促落实。县国土资源局要加强统筹协调,对本方案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注:①“一对一”是指一个区县对应一家省内专业地勘单位
②“预警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是指雅安市地质环境
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