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三季度农村经济运行态势

发布单位: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8-10-25 10:15 浏览次数: 字体: [ ]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五大战略”工作部署,以农业富县为统领,以致富增收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幸福美丽新村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农村机制体制,为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实施后发追赶,建设秀美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前三季度农村经济各方面运行态势总体良好,种植业生产稳定,畜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农民收入有所

一、前三季度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总产值平稳增长

一至三季度预计我县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70695万元,同比增长 3.8 %。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37075万元,同比下降0.6%;林业实现产值8850万元,同比增长12.6%;畜牧业实现产值23460万元,同比增长8.0%;渔业实现产值1020万元,同比增长3.7%一至三季度农业增加值42006万元,同比增长3.7预计全年可实现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

 (二)种植业稳定,畜牧业快速发展。

  1、粮食生产平稳。

2015年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粮食预计总产量45996吨,同比增长0.4%。我县大春粮食播种面积9.0万亩,产量39773吨,比上年增长2.4%。稻谷播种面积2.6万亩,同比减少0.2 万亩,预计总产14914吨,比上年下降6.2%;玉米播种面积 3.96 ,比上年增加0.3万亩,预计总产 21011吨,比上年增长6.1%其中小春粮食产量6223吨,同比下降10.0%小麦总产2810吨,同比下降14.0%。  

  2、油料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油菜是我县的主要油料品种 2015年,我县油料种植面积2.78万亩,同比减少0.75万亩。预计全年油料总产3439吨,同比下降18.2%。其中油菜种植面积为2.7万亩,油菜籽总产为3250吨,同比下降19.6%。蔬菜面积4.45亩,产量58182吨,比上年增加2246吨,增长4.0%

   3、畜牧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全县畜牧业恢复发展,生猪生产情况良好。今年一至三季度累计预计生猪出栏54500头,同比增长4.0%;三季度生猪存栏74500头,同比增长3.1%;一至三季度累计家禽出栏37.04万只,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出栏肉猪102300头,同比增长4.5%;生猪存栏89000头,同比增长4.4%。家禽出栏59.76万只,同比增长4.0%

(三)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

  从今年主要农产品出售价格看,粮食、油菜籽、生猪、家禽、禽蛋的价格运行平稳。

  1、粮食价格走势平稳。今年粮食总体仍维持在平稳水平上运行,小麦均价为每百斤125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早籼稻均价每百斤13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2、油料价格持平。2015年,油菜籽收购价格每百斤250元,与去年持平;花生价格每斤10元,同比持平。

3、生猪市场价格上涨。我县生猪价格一直平稳,从7月份开始猪肉价格上扬,市场猪肉价格15/斤,活猪价格9-9.3/斤。到目前猪肉价格14-15/斤,活猪价格上升到9.3/斤。

(四)农村居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
  据抽样调查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三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8元,比上年增长12.3%
  随着惠农政策在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特别是一些具体补贴政策的落实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以及务工工资的大幅上涨,致农民现金收入增加

二、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较弱,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民的品牌意识还比较淡薄,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滞后,农村农产品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整治。
  2、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尽管我农业生产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现阶段,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弱,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非常艰巨。
  3、农业技术指导力度仍需加强。
  农村的种养业全凭农民的经验,政府农技人员上门服务少,服务水平低,难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可持续增长。抓好中高山区茶叶产业河谷浅山地带猕猴桃产业发展和珍稀林木、中药材、林下养殖等特色产业新建改造和优化提升。让灾后产业重建政策红利充分释放,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

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拓展助农增收空间依托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品牌效应优势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省级龙头企业为主,突出茶叶、猕猴桃、果蔬等主导特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对外招商力度,着力延伸农产品下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特设农业效益农业真正惠及农民,逐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是加劳务培训力度,让农民在重建家园中增加收入。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依托县内产业集中区、重点项目工程、乡村旅游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农村困难人员就业。

四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按照“农旅融合、一三互动、产村相融”的基本思路,发展观光农业、生态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推进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与新村建设的深度融合,实现“新村变景点,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鼓励农民居家灵活就业创业,支持农户经营商贸、物流、餐饮等产业,开发根雕、竹木工艺品等特设手工艺产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旧版
主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 承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办公室 联系我们:0835-6526078
备案号:蜀ICP备12028360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2602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