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根据县委政法委方案要求,我镇认真贯彻执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体系建设方案,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的总体思路,结合龙门实际,切实对全镇矛盾纠纷化解和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工作体系。做好日常工作安排和日常规划,现将我镇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体系
龙门镇位于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城北部,距县城17公里。全镇辖6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为13605.2亩,林地面积83724亩,临时性耕地面积128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9380.54亩。系2013年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震中。历经抗震救灾、过渡安置、灾后农房重建、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因此历史遗留问题及不稳定因素较多,其中劳资纠纷、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纠纷、村务管理纠纷居多。为认真组织落实全镇社会不稳定因素化解成功率统计考核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化解能力。镇党委政府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领导小组:
组 长: 陈 燕(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 王 伟(镇 长)
李卫锋(镇党委副书记)
工作人员:王芳云(纪委书记、驻王家村班子成员)
袁康蓉(人大主席、驻红星村班子成员)
任 江(人武部长、副镇长、驻青龙场村班子成员)
韩先刚(党委委员、驻隆兴村班子成员)
程雄伟(五星村村支部书记)
宋永东(王家村村支部书记)
苏凤鸣(红星村村支部书记)
骆正冲(古城村村支部书记)
施学兵(隆兴村村支部书记)
高国良(青龙场村支部书记)
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领导小组以来,我镇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召开工作专题会,将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紧密结合“大走访”行动,发动各级干部走村入户,特别是要深入到矛盾问题多、情况复杂的群众当中,收集掌握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和不稳定的苗头隐患,定期进行不稳定因素排查和研判,及时化解。
二、加强网格化管理,促进日常各项工作开展
镇党委、政府对“网格化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把该项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构建了以镇、村网格为单位的管理网络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各项工作。确保每个村有一名网格管理员,并成立了网格管理小组。党委政府以网格化工作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了镇、村、组基层网格工作管理,网格管理员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确保网格化管理顺利实施。并长期查处各类公共安全隐患等。
三、加强工作协作,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相关文件实施方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镇党委、政府牵头,龙门派出所、龙门司法所、人武部、学校、村组干部等加强配合,逐步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完善了社会综治维稳委员会和红袖标队伍巡逻队。指导各村红袖标队伍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定时不定点安排巡逻。有力维护了我镇的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镇加强了治安巡逻防范及打击力度。在大力开展综治宣传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治安整治集中行动和专项斗争。组织综治维稳委员会、派出所、村联防人员坚持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整治扰乱治安管理者。加强对重点上访人员和特殊人群的管理监控和反邪教宣传力度。对交通沿线、学校周边等容易引发治安问题的场所增强管理力度,加大对治安复杂地段和治安问题多发地区的巡逻工作。确保不发生因管理失控而引发影响恶劣的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及重大治安灾害事故。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龙门镇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认识还不够深刻,由于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等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在维稳工作上力度不够,存在临时抱佛脚的思想,工作上时紧时松,个别镇、村、组干部在综治工作方面倾注的精力较少,对基层治理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够认真、仔细,工作方法简单,接待群众不够耐心,责任心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二是专职从事综治信访维稳人员较为紧缺,同时各网格员均为兼职,不能全力开展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三是龙门镇信访维稳工作情况较为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及上访人员较多,有的信访问题化解起来难度较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当前信访维稳综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各镇村组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当前信访维稳综治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提升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主动未雨绸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消极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好“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各项工作,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坚决打赢今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第一仗。
二要以“三无”创建活动为依托,确保信访形势持续向好。要加强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切实加强预警性、苗头性、行动性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处置工作,坚持落实“24小时情报收集、每日开展研判”的情报研判机制,及时掌握管控对象活动轨迹,及时报告、推送重点人员活动动向,不断提升对风险隐患的预警预测预防能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按照领导干部坐班接待群众来访的制度要求,每天务必保证一名班子成员在信访接待场所坐班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诉求。各镇村干部一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事要解决”作为出发点、落脚点,组织干部力量,平等、真诚、满怀感情地去做利益诉求群体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把他们从维稳重点人员转化为一般人员,以点带面,不断扩大工作成果。加强重点人员源头稳控。对少数组织者、挑头扛旗者、有非访活动倾向的重点人员,经教育不予悔改的,及时固定证据,坚决依法处理。
三要以“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建设工程为依托,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各镇村组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从龙门实际出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综治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载体,从更高起点和更全面的布局出发,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强化举措方法创新,着力解决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切实提升我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四要进一步推动“平安龙门”建设向纵深发展。要不断深化“平安龙门”建设,特别是在重要时间节点上,继续按照“五个严防”和“三个不发生”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六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有重大政治影响的敏感案事件,确保不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事件,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到省进京集访,确保不发生影响恶劣的刑事犯罪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道路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危爆物品爆炸等公共安全事故,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平安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