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镇双河村某青年:从黑白到彩色,听爷爷奶奶说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机只有14寸,也是镇上少有的一两家有电视的人家。每到傍晚,爷爷总会把电视机抱到外面与街坊邻居们共赏,大家都各自搬着自家的板凳坐在一起看电视节目。后来家里换了一台21寸的彩色电视机,终于让我们进入了彩色世界。这台电视机是爸爸从市区买回来的,看到它的时候我欢呼雀跃,这台电视机就像一本历史书,记载着时代的变迁,镌刻着时代的印迹,想起它,就想起我的青春年华,感慨万千。而如今60寸的液晶电视机已进入平常百姓家,让我们仿佛踏进了高清影院。
镇机关某年轻人:“大哥大”到智能手机。要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莫过于通信行业。从一开始的“大哥大”,到现如今的智能手机,相信每个人的感触都会不同。说起“大哥大”,那个砖头块大小、重达一斤多的通信工具,如今早已成了历史文物。但是听爸爸说在八九十年代,能拥有一部“大哥大”,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有了大哥大,走遍全球都不怕”。这句话成为当时最响亮的一句口头语,在那时候“大哥大”可是最时髦、最便捷的通信工具。现如今一部智能手机几乎可以代替任何随身物品,手机上各种生活应用软件应有尽有,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曾几何时,我们看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只能守在电视机前等电视台按时播出,如今手指一点,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曾几何时,为了买一张火车票,要早起排几个小时的队,如今手机上就可以轻松订票,方便又快捷;曾几何时,思念远方的亲友,默默地拿出照片睹物思人,如今一个视频通话,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得见。
双河村某青年:从自行车到汽车。40年来人们的“坐骑”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今我们说起车,大概大家想到的都是汽车吧,因为汽车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但在以前,自行车可是扮演着家庭日常交通中重要的角色。后来,摩托车开始进入家庭,让人们的生活 “更上一层楼”,再后来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如今大家开着汽车出行,骑自行车反而“升级”为一种健身方式。
镇机关老同志:看住房,1978年人居住房面积只有7.8平方米,到2006年人均面积就达到27平方米,现在绝大多数居民都住上了楼房,而且大多在100平方米之上。至于饮食方面就不需细述了,人人看得见,吃得到。市场上的实物种类之多难以叙述。人们的饮食不是仅为吃饱,而是要吃营养、吃风味、吃品牌。再说衣着,过去外国人说我们,女的一身灰,男的一身黑,脚下穿着懒汉鞋。现在我们的衣服,面料款式真是美不胜收。有谁能数的清楚?再说“行”,六七十年代人们有块手表,有辆自行车,有台洗衣机,电视机就是很让人们钦佩羡慕的人家了,而现在这些东西是家家具备,人人都有。就连小学生带个手表,不也是比比皆是吗?而骑上个自行车有谁去眼红羡慕呢?欣喜的是我们现在出门坐的是汽车了,我们可以看到马路上的汽车比行人还多,汽车堵着不能走,几乎是天天有的事。
石凤村一位老人:回想以前,未修水泥路时,全是泥巴路,只要是下雨天,都没有下脚的地方,裤子全是泥浆,现在不仅修成水泥路而且还是同村同组路,方便了出行而且山上的树木可以更便捷的运输,增加了树木的附加值,增加了家庭额外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