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切实做好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管理服务工作。轮换贫困村第一书记1人、驻村工队成员1人,非贫困村第一书记1人。带动39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引导外出务工285人,县内或就近务工(打零工)1000余人;积极争取项目共两个,项目资金120万元。
(2)突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紧扣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行“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优化青龙场村党组织设置,成立产业示范支部1个,成立非公企业支部1个,新发展中药材种植1000亩,“一河两线”果药产业示范带初见雏形。
(3)突出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镇、村领导班子,完成古城村一肩挑工作,建立健全后备力量选育用管机制,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2名,其中优秀返乡农民工6人。
(4)突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充分发挥“一核三治一监督”乡村治理体系功效,全面推行“1+8”基层治理模式,确保全镇18个新村聚居点实现高度自治,完成隆兴村、青龙场村垃圾分类试点村建设,完成王家村、五星村、红星村、古城村4个村级垃圾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