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芦国土资源局有关文件通知精神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此预案。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建立防灾应急指挥系统,完善有效的防灾机制,层层落实责任。镇上调整完善防灾抢险领导小组,由镇长马骏同志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联系村班子成员任江、袁康蓉、李卫峰、韩先刚、王芳云及各村支部书记组成。领导小组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地质灾害、抗洪抢险工作。
二、加强排查,确定类型
通过调查、排查、销号,全镇目前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直接威胁农户74户、270人,灾害类型均为山体滑坡,规模中型。
三、加强值班,明确职责
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值班责任,做到人员到岗、公布了联系电话,确保联络通畅。按照防汛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做好了防汛地质灾情和防汛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的速报工作。
要求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严格监测,做到以下几点:
1.管理好警示标志牌。
2.了解灾害点的基本情况,依据工作明白卡的内容工作。包括:灾害点具体位置、活动范围、活动体规模、威胁户数、人数情况、监测的基本方法。
3.汛期每周观察,重要天气24小时监测,准确做好监测记录,保证通讯畅通。
4、如有险情第一时间电话向镇政府报告(6673206),并按防御预案,迅速、有序组织民兵帮助群众撤离到安全地点避险。
四、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做好防灾、抢险。
(一)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
1.治理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防治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2.治理重点:龙门镇境内10处地质灾害点,直接威胁农户威胁农户74户、270人。
3.治理的具体措施:
(1)在我镇的县、镇监测点统一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牌。
(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生态治理。
(3)争取政策,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农户搬迁。
农村住房宅基地用地审批政策尽向地质灾害点倾斜,有条件的农户就近、就地调剂建房用地只要凭地方灾害避险明白卡,就会在国土部门很顺利申请、审批符合条件的拟建房用地手续。
(4)部门灾害点争取项目和支持,实施工程治理。
(二)认真监测,积极抢险。
1.组织民兵应急分队,一遇灾害,立即投入抢险战斗。
2.汛期镇上 24小时值班,重要天气镇上值班领导要及时抽查重点地质灾害地段的灾情变化,并及时上报镇领导和县国土局、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届时,确保信息畅通。
3.对其它灾害点上的灾情点也要组织好灾情监测,完善抢险救灾预案,一有灾情及时汇报。
4.指明撤退路线,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镇政府将组织受灾群众从各村的机耕道以及周围的几条小路向预定避险地点进行有序撤退,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5.通信联络。镇防灾抢险领导小组负责与上级领导进行联络,各村民兵连要指定1致2名通信员负责与镇政府进行联络和报告。
6.后勤保障。抢险救灾所有需物资统一由镇政府调节解决。
五、加强排查,做好监测治理
(一)迅速摸清新增地质灾害点排查情况。
重点对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的点进行及时梳理。上报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同时请专家现场查勘认定。
(二)落实责任,加强监测。
1.新增地灾点,摸清情况,核对威胁的产数,人数。确定专人监测,做好监测记录。两卡发放到点、到户。各灾害点明确撤离路线,避灾场所,临灾预警信号。监测人员签订监测责任书。明确监测员的职责、任务。灾害点安插警示标牌。坚持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监测。
2.强化安置点和新村聚居规划点的地灾评估工作。
3.针对新增地灾点威胁情况,对威胁重要的基础设施灾害点。首先进行治理,抢通,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对威胁人的灾害点实施,排危、搬迁和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