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渐渐退去,而在洪灾中涌现出来的奋不顾身抗洪抢险,甘为群众舍弃一切的故事,却永远烙在群众心坎里。黎明社区主任任剑就是这些感人肺腑故事的真实写照,“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险时刻豁出去”,成为了群众对任剑的由衷评价。
闻汛而动,甘做防洪抢险的“守夜人”。责任在肩,不敢懈怠。黎明社区坐落在山脚下,只要有大雨,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塌方。看见路面积水不断上涨,任剑感到情况不妙,便警觉起来,山洪未到之前,他就启动了防汛工作应急预案,通知小组长提前做好山洪、地灾监测,随时做好转移群众的准备。暴雨来袭时,他果断决策,发动群众力量,组织群众紧急避让,将43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帮助3户群众转移生产生活物资,有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时,已是凌晨4时35分,他躺在车上等待天亮排险。
冲锋在前,勇当防洪抢险的“主心骨”。临危不乱,一线排险。由于通信受限,道路塌方,无法及时了解龙竹坪组受灾情况。天刚亮,他选择徒步上山排除险情。行至山脚下时,道路被大面积塌方、泥石流阻断,路面淤泥最厚的地方约有3米。面对随时会发生滑坡的风险,他不怕困难,从容应对,合理避让地灾点、穿越茂密的丛林,在第一时间将龙竹坪组受灾情况向上级报告。
“我以为你忘记我们了。”群众激动地说道。每到一处,他快速组织发动党员、民兵力量清理路面塌方淤泥,帮助群众清理沟壑、清除淤泥,现场统计上报受灾情况,并对群众开展心理疏导、纾解情绪,引导群众树立危险意识,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头雁引领,争做防洪抢险的“排头兵”。服从命令,听党指挥。由于火炬社区所有上山道路中断,在接到疏通黎明火炬环线道路命令时,他率先垂范,充分发挥顶梁柱、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组织成立“清路队”。组织挖掘机、装载机进入胡沟组清淤,同时发动党员、民兵、群众力量砍伐路旁倒塌树木,清理路面碎石、淤泥,仅用1天时间完成旅游环线黎明段道路疏通,为火炬防洪抢险赢得了宝贵时间。
防洪抢险还在继续,接下来还有更为严峻的考验。任剑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