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在那里你可以拥有全世界。暴雨来临,抗洪一线工作者虽然不能回家,但他们一样拥有家人,结伴而行监测、排查危险的同事是家人、临时安置点是家。在飞仙关镇朝阳村三江小学安置点有这样一位家里的“顶梁柱”、人民的“守护者”。她就是周元玉,今年56岁,飞仙关镇朝阳村妇联主席、计生员。
家里“顶梁柱” 打零工养家
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这个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变得一筹莫展,周元玉的儿子在这场车祸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周元玉很担心正当风华正茂的儿子因失去一只眼睛心理自卑、担心还未娶妻生子的儿子以后会不会一个人。还好,在2016年儿子结婚了,同年她还迎来了自己的孙子,双喜临门给这个经历了苦难的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希望。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儿子在一家汽车修理厂打工,每月有1000多的收入,孙子也在健康成长,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
可是,灾难又再一次的降临到这个经不起折腾的家庭。2017年,周元玉的老公因身体不适完成了心脏搭桥手术,从那之后他再也不能承担重体力活,养家糊口的重担压在了周元玉一个人身上,一边她要忙着村妇联主席与计生员工作,她负责给全村的妇女、老人和儿童做好服务,哪家有了新增人口她要去统计,还要负责动员全村准结婚青年参与婚检,动员已婚青年参与孕检。另一边她要想办法赚钱养家、照顾家人。因年龄大了,周元玉也只能打些零工,不论刮风下雨田间地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几乎每日都去山上采茶,听到哪家工厂需要人打扫卫生她赶紧去报名,生怕去迟了没有了位置。
人民“守护者” 坚守安置点
8月11日,随着一场暴雨的到来,朝阳村胡李房组和新安铺组很多群众都因地灾点受到威胁,全体朝阳村镇村组干部按照每人负责一户群众原则,进行群众转移和安抚工作,13日,周元玉成功转移胡李房组李志勇家3人到三江小学集中安置点。完成群众转移和安抚工作后,给周元玉的新任务是照顾安置点4名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日她都尽心尽责照顾这四名老奶奶,每日带着卫生院护士给4位老人做基本的身体检查。“阿娘,今天检查时间到了哦,有啥子不舒服的就跟医生说。”“阿娘,来吃饭了哦。”“阿娘,来洗漱了,这边脏衣服给我,我来洗。”周元玉把这4位老奶奶照顾的很周到。4位奶奶都很满意,刘奶奶夸赞她:“阿幺,感谢你哦,你把我们照顾的很好,带我们检查身体,陪我们聊天,给我们弄饭吃,还帮我们洗衣服。”
从11日开始周元玉就没有回过家,11日一大早,她出门的时候对儿媳妇说:“媳妇,我要出去抗洪救灾,屋头就拜托你了,还不晓得几天可以回来,等洪灾过去了我再回来。”有人问她你怎么这么有干劲,都不累的吗。她说:“我们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平时我们干工作群众给我们扎起,现在他们需要我们,我们必须要陪在他们身边,更加不能畏手畏脚。”
她就是这样坚强与能干!她不仅是家里的“顶梁柱”,更是人民的“守护者”,抗疫期间她组织妇女志愿者参与到抗疫中,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带领妇女制作口罩补充物资。这次抗洪救灾,她更是日夜守护在安置点群众身边,照顾她们,谁说上了年纪不能做事,周元玉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共产党员一直坚守在一线,陪伴在人民身边,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