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辖区水电企业众多,分布广,且多临河而建,一旦发生险情,救援难度很大的实际情况。大川镇采取“五到位”措施,切实增强镇域水电企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自进入汛期以来,大川镇督导各水电企业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镇党委、政府成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以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生产厂长为具体责任人的防灾减灾领导体系。
二是安全隐患排查到位。采取企业自查,镇安办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筛查企业内部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小隐患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大隐患给予企业一定的时间整改,进入主汛期仍不能整改完成的,坚决不能投入生产。
三是应急物资储备到位。在主汛期进入水电企业的道路会被洪水冲毁,卫星电话、强光电筒、救生绳索、雨衣、雨鞋成为企业的标配。同时,要求每个企业必须储备20天以上的食物和安全的饮用水,镇党委、政府组建的救援队伍也随时待命。
四是精准识别企业到位。对镇域每一个涉水企业修建位置及周边环境状况、生产状况、值班人员及数量情况进行精准识别,制订防汛期间“一企业一策”具体措施。要求每日下午17时以前向镇政府报告企业生产和人员状况,尤其是重点岗位和风险点较高岗位的人员安全情况。
五是重要天气预警到位。大川镇地理位置特殊,与五县接壤,气候条件也比较特殊。镇党委、政府为此落实专人将每天的气象信息在第一时间推送至大川镇安全生产工作群,让每个企业熟知天气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督促收到信息情况及落实的主要措施内容。截至8月10日连续强降雨以来,镇域企业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