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安全保障。县教育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全县“8?10”中11所受灾学校1000名教职工、家长志愿者开展抢险自救工作,共出动车辆172台次,清扫面积12万平方米,消杀面积13万平方米。联合卫健、疾控、公安、红会等部门,指导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两案九制,落实1.4万余名师生员工假期出行轨迹和健康状况监测,补足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量和临时隔离观察室的物资配备。集中开展校园安全整治工作,强化消防、水电、食品卫生等安全事故多发、易发领域整治力度,累计排查63次,整改问题29个。
二、注重关心关爱。精细精准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免去建档立卡学生全部学杂费,落实贫困住校生资助政策,畅通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将留守家庭、经济困难、汛期受灾学生作为重点关爱对象,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特殊学生群体台账,组织关工委、各学校党员干部、班主任开展“结对子”走访学生354次,进行“一对一”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对学生异常状态及时干预,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生活自理能力,加强监护人安全责任意识。
三、强化宣传教育。明确班主任每周在家长微信群推送安全提示相关信息2条以上,涉及天气预警、防汛减灾、疫情防控等内容,切实加强学生自身及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认真组织“开学第一课”,充分运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例形成的宝贵教育资源,加强应急避险教育、战“疫”和抗洪先进典型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在全县学校食堂张贴、悬挂宣传标语26幅,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浓厚氛围,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