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的配备,在落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全覆盖的基础上,制定《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中小学(幼儿园)兼职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管理办法》,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目前,共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46名。结合“开学第一课·法律进学校”“宪法进校园”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走入学校、走近学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强化青少年“体验式”法治教育,在芦山第二初级中学建立禁毒教育基地,广泛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目前,共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系列法治宣传活动40余次,青少年课堂学法活动(讲座)80余次,参观禁毒教育基地2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7000余人次。
二、强化“社矫安帮”力度。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矫正方案,加强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档案信息的保密管理,保护好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在“硬”执行中注入“软”关怀。多方联动,将监护人、民警、老师、村(社区)干部等纳入矫正小组成员中,合力参与到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助中,帮助失足青少年重塑正确价值观。落实好“回归”青少年的安置帮教,积极协调各乡镇、派出所、学校等,对其进行知识和行为的再关注、再教育、再帮助,预防其重新犯罪,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三、优化法律援助服务。通过送法进校园、法治课堂、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开展涉及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宣传,提升青少年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让广大青少年充分知晓其在法律援助方面享有的权利。在各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中心开设“青少年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未成年人法律业务的名优律师提供服务,全程跟踪督查,实现青少年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时限,让求援青少年“零等待”。截至目前,共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8个,配备专门工作人员13名,开展青少年法律援助知识宣传20余次,受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