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龙门镇吹响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号角,坚持以深学促实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不仅让党员干部有提升,更让广大群众得实惠。
创新实干显公心。龙门镇党委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用“跳出芦山看发展、立足芦山抓发展”的眼界,率先破题,以“瞄准一个目标、聚焦‘七项重点’、打造三个基地、做出三个示范、擦亮三张名片”的“17333”工作思路为路径,把龙门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型集镇。结合镇机关开展“作风建设提升”活动,深化领导、部门、村社联系重点企业、村社、群众等制度,明确走访时间、走访频率、解决问题等事项。广泛开展察民情访民意,向群众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广大群众所盼所需的“问题清单”形成5大类71小项为群众办实事的“履职清单”。从全局出发将民生大事稳抓实抓,对群众反映的惠民小事急抓细抓。一周内对群众反映的堰道堵塞、1个码头和2个涵洞破损、路灯亮化等问题迅速回馈,所有问题均在一周内解决到位,真正将群众的所盼所需摆放在“心尖”。
为民便民践初心。学史力行,实干为民。政策举措接不接地气、是不是真惠民真利民,群众感受最真切。龙门镇便民服务中心立足群众,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工作实践中。2月份开始,对外集中办理社保卡年审1000人次,为缩短群众排队等待时间,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采取“延时服务”措施。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岗,中午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如遇群众在午休时间来办理急事难事,工作人员即刻上岗。截至目前,共办理新农保参保业务40件,医疗救助36件,其中延时服务办理约100余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跑腿”次数,压缩办事成本。规划设置等候阅读区、集中休息区等便民空间,为群众营造舒适的办事环境。
解忧纾困暖民心。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疫苗预约接种工作中,镇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走村入户,面对面与广大群众宣传引导,各村集思广益组织人员前往接种点,推动我镇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龙门镇机关党支部联合青龙场村党委对龙门镇场镇沿线环境卫生集中进行清理,共计清理堵塞堰道50余米,拆除违建1处,铲除占用绿化带种菜20余处,清理2700余米居民区沿线白色垃圾。在提高服务群众办事效率方面,始终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态度,通过完善群众办事流程,上门发放折页、群众微信群发布电子清单、微信公众号宣传推送服务等,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步,让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