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组织领导。10月份以来,我镇主要领导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专题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亲自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不断增强干部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最严最实最细的措施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要求干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压紧“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确保应急体系24小时在线,扁平化、高效运转,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局面,由各联系村班子成员、驻村组长、村支部书记具体负责,返乡人员及时摸排上报,疫苗接种及时通知到人,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二是开展联防联控、做好群防群治。龙门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贯彻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压实责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密切关注海外疫情发展态势,对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来芦、返芦人员密切关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建立五级网格,落实5-10户为一组的微网格管控措施,分组包干,相互监督,网格长及时上报返乡人员信息,动态建立微网格台账、四本台账。按照上级相关要求,我镇严格贯彻落实“五有一网格”和“五包一”责任制,今年来,龙门镇共建立微网格385个(其中青龙场村139,古城村65,隆兴村85,王家村96),每个微网格包户均未超过30户,落实五级网格责任人71人(其中书记镇长2个,班子成员4个,驻村组长4个,组干部31个,包组干部31个),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书记、镇长不定时入户督查。
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我镇所有网格干部下沉辖区网格,开展敲门行动,进行人员摸排及辖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人员精准摸排,务必摸排到户、到企业、到厂区、到辖区在建工地,建好台账。全面精准排查涉疫地区返芦人员,强化流调溯源和区域协查,全面、精准、迅速甄别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触者和高风险人员,地毯式摸排“红橙黄码”人员,实施敲门行动,确保不漏一人。网格员以户为单元格,落实网格员网格到户,做好入户宣传、民间劝导、社会信息收集等工作,对所有在市外务工、经商等人员进行摸排,精准排查住址,收集返乡意愿、返乡时间,人防和技防结合,靠前预警、靠前防控,切实做到防控无死角。境外返芦人员落实闭环管理、高风险人员协查追踪,加密核酸检测频次,从严实施集中隔离、居家健康监测,阻断疫情输入和传播途径。做好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保障相关防控物资,居家健康监测地做好“帮采买”工作,对拒不配合接受核酸检测和拒不接受留观的人员,联系辖区派出所采取管控措施。加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监督检查,督促落实首诊负责制,要求所有卫生室、个体诊所不得接诊有发热、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患者,一旦发现发热等症状患者必须立即采取留观措施并做好登记,1小时内向乡镇卫生院报告,尽快按规定组织转运。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演练机制,定期开展演练,全面分析总结演练成效,完善本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和各项防控方案。
四是开展多元化宣传。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一是通过下沉网格员、组织五老人员入户进行疫情防控宣传;二是积极利用村(居)LED屏、村村响、宣传栏、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线下媒介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畅通疫情防控信息公开渠道,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和疑虑,引导辖区居民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疫情,以科学的方法防范疫情,以坚定的信心战胜疫情,形成群防群控高压态势。
五是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龙门镇政府和村两委认真履行防控属地责任,严格落实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组干部包网络、网格组长包户的四级网格责任,积极做好农村地区聚居地活动场所和农村宴席的管控,严格按照红事停办、白事简办要求,缩规模、控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0人),白事简办场所落实申领场所码,吊唁人员戴口罩、测温、扫码、亮码、查码、登记、分餐制、通风消毒、外地亲属电话视频吊唁等防控措施,同时与辖区内商超、宾馆酒店、餐饮场所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签订疫情防控告知书并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关停辖区内庙宇5家、棋牌室31家,会同派出所加强辖区内人员流动场所的管控。并对茶楼、坝坝舞等人员易聚集场所进行提前摸排,对相关组织者进行提醒,对正在开展相文艺性活动进行劝导。把景区景点、娱乐场所疫情防控落实情况作为执法巡查的重要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督促整改,消除风险隐患。督促经营主体严格执行接待消费者不得高于核定容纳数量的规定,配备足够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严格落实亮码扫码、体温检测、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六是动态调整隔离场所。调整和关闭本镇辖区内不符合规范的集中隔离场所,目前隔离场所共计3处,分别为龙门方舟、龙门青龙山庄、龙门宾馆,严格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原则,做好转运措施,确保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能够6小时内隔离管控到位,做到“应隔尽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