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关键路径。
近年来,龙门镇牢记习
发展乡村旅游,走上村民共同致富路
感恩广场、龙兴之野、鱼跃龙门、龙门溶洞、红军村、射箭坪、好农夫家庭农场、开心农场、甜茶种植基地等地标已是龙门镇炙手可热的旅游“打卡点”,也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随着文旅项目、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推进,龙门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我出力”活动不断取得成效,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人大力量,农文旅融合发展也逐渐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密码。
“以前我是一名货车驾驶员,因为看到我们龙门镇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旅游业搞得特别好,我就想回乡发展餐饮。”县人大代表李连强在新家开起了餐馆,主打纸包鱼,生意十分红火。现在每逢节假日,许多人都会到龙门旅游,餐馆的生意还不错,每年收入超30万元;自家的产业发展了,作为人大代表,李连强还带动周边群众一同发展餐饮业10余家,带动群众就近务工20余人。
在青龙场村的上下场口组,县人大代表骆大芬开办的以农旅结合、绿色生态发展为主农家乐——龙门山庄,做起了餐饮和土特产销售,农家乐刚成立,年收入就达到了40万元以上。骆大芬表示:“我是人大代表,是农民的女儿,在自己富起来的同时,带动和帮助家乡群众一起致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骆大芬她始终秉承“群众选我当代表,我与群众共致富”的创业理念,把“服务游客、为游客排忧解难”作为工作理念。牵头成立了“以农家餐饮,体验农业为主的乡村旅游联盟”,带动外出务工群众回乡创业,近年,在她的带动下,龙门镇新开业土特产小超市、农家特色餐饮店、民俗旅店等10余家;在骆大芬的牵头下,与各大旅行社签订协议,采取企业大带小,大户带小户一对一的帮带
龙门镇民宿产业联盟、旅游产业联盟通过支部引领、统一管理、代表助力、集中营销,不仅促进了全镇文旅、农旅产业发展,也提升了龙门花生等农副产品的价值和品牌力量。“今年龙门镇花生种植面积有500余亩,产值预计约350万元。花生产业带动了龙门镇农民持续增收。”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人大代表、龙门镇党委书记苟发灵介绍。
今年端午节以来,全镇累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门票收入20余万元,古城坪红军村红色旅游还带动龙门镇古城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
发展特色养殖,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是龙门镇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龙门镇人大代表、隆兴村村民刘国喜搞起了肉牛养殖。经过努力,刘国喜已掌握了养殖技术,并对市场经营颇有心得。“目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是乡亲们给我的土地让我挣了钱,一定要带上大家一起富起来。”作为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张元超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周围群众一起发展致富。凭着自己多年的养鸭、养牛经验和人脉关系,张元超成功与通威集团进行合作,解决了鸭子的销路问题,带动周边几十家农户从事养鸭行业,同时也发展肉牛、生猪等养殖产业,人均增收3000余元。
近年来,在隆兴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助力下,隆兴村的养殖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截至目前,肉牛养殖大户达20户,肉牛存栏1572头;生猪养殖大户达28户,生猪存栏9132头。
王家村甜茶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巨大,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今后,镇人大主席团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产业基地”优势,为石刀背沟组甜茶基地走好“农旅融合·生态茶园”旅游之路作出积极贡献。着力打造出一个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甜茶产业园,迈出农旅融合创新发展第一步。
下一步,龙门镇人大主席团将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持续助力“农旅融合·产村相融·镇村一体”的发展之路,以“农文旅”大融合助推乡村大振兴,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把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