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我镇社会稳定,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我镇就近期不稳定因素情况及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确保矛盾不上交,就近、就地解决,对重点稳控群体和人员,制定稳控预案和化解措施,具体落实到镇村组干部,层层管控,防止越级非访事件发生,认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注重初信初访和源头防治,坚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加大不稳定因素及社会矛盾排查力度。对近期对全镇不稳定因素及社会矛盾纠纷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涉及群体性不稳定因素14件,个体性不稳定因素25件。对个体性和群体性不稳定因素分别建立台账,明确镇、村、组三级包案责任人,认真分析研判,对已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级分类,针对不同级别采取不同措施,加紧化解和稳控,努力控增量,减存量,确保我镇社会大局稳定。
二、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化解工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实行“五个一”工作制,做到“三到位一处理”;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每个案件由一名县级包案领导联系,镇、村、组相应落实具体包案化解领导,乡镇加强与县级包案领导沟通汇报,专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可行方案,及时化解;攻坚克难,化解信访积案、要案,各村由驻村组长牵头,村两委配合,对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镇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并分类建立台账,制定化解方案,落实化解措施,限期化解。落实稳控措施,制定稳控预案,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定期分析研判,及时疏导,加强沟通协调,看好各自的门,盯紧各自的人,监控好重点人员的动态和行踪。同时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坚持以法律和政策为准绳,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信访人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截至目前,我镇总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4件,已化解71件,化解率95.9%;调查处理网上信访案件15件,办结率100%。
三、加大对不稳定因素源头预防治理工作,加大社会面防控工作。我镇认真梳理辖区征地拆迁和建设项目,贯彻落实《四川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对我镇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困龙山弃土场占地补偿工作,我镇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困龙山弃土场清场工作,我镇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及小河村中药材加工厂建设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报县委政法委备案,确保了政策顺利实施和项目落地生根。除此之外,我镇主要加强对场镇、5个聚居点,100多家农家乐等人口密集区进行治安巡逻,各村成立1支义务治安巡逻队,充分发挥“红袖标”队伍作用,重点防治中药材产业带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各村组、辖区派出所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排查,依法打击,群防群治,确保群众的财产安全。对水电企业、寄递物流和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台账,发现问题,下发通知,督促整改,常抓不懈,确保水电行业、危险物品和寄递物流行业安全有序运营。
今后一段时间,我镇将以信访维稳为首要政治任务,依托镇村组干部,扎实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压实镇、村、组三级工作责任,落实稳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疏堵结合,排查化解在先,确保重要人员、重要群体不出乡镇,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决策部署。同时结合我镇实际,推进我镇旅游调解委员会的成立,全方位化解矛盾纠纷,全力维护我镇社会稳定,为平安芦山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