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龙门镇白伙新村探索党建引领 “三治相融”“1+8”微治理模式

发布单位:司法局 发布时间: 2021-08-10 11:46 浏览次数: 字体: [ ]

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的震中,龙门镇在灾后重建中新建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18个,安置1241户4000余人,“大规模”住房重建引来的居住格局“大幅度”变迁,群众长期散居生活习惯如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的环境,如何解决好政府在新村管理中的“边界”问题,如何继续调动和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无疑成为了破解易地搬迁集中居住点后续管理难问题的必由之路。在灾后重建中,“自建委”在协调推进聚居点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龙门镇白伙新村利用“自建委”制度优势,抓好“自建委”到“自管委”过渡拓展,推行党建引领、“三治”相融的乡村“1+8”基层微治理模式,通过建强一个战斗堡垒,织密一张微治理网络、健全一套微自治机制、建立一套微法治机制、建立一套微德治机制、建立一套微监督机制、建立一套微标准体系、建立一套微服务机制、建立一个微终端平台的乡村“1+8”基层微治理模式,增强“三治”融合力,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一、“自建”到“自治”,创新“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组织构架。灾后重建完成后,如何由“建好”新村到“管好”新村过渡,是白伙新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建强一个战斗堡垒,在白伙聚居点所在青龙场村党支部全程指导下,民主推选出3名“自管委”成员,成立由聚居点党员、联系网格部门和乡(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聚居点党支部,完成由“自建委”到“自管委”的成功转型。健全一套微自治机制,制定《自治章程》和《网格公约》,建立“微菜园”管理、邻里纠纷调处等若干配套制度,构建起“1+1+N”自治制度体系。明确“四自管”职能职责,实行“四必议”议事规则,建立“四必审”约束机制。建立一张微治理网络,完成县、乡、村、组、网格五级网格治理体系建设,白伙新村作为乡村基层治理网络的基本单元,实行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服务统一标准,管理统一到位,构建起“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的组织构架。

二、“人治”到“法治”,规范“法治领航依法治理”运转体系。解决了“谁来管”的问题,“怎么管”成了“自管委”成立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要管好新村,首先要推进自治组织法治化规范化建设。建立一套微法治机制,建立“法治村官”制度,推行“一官一长一辅警”法律服务机制,选派1名法治村官、1名法治副校长、1名辅警到村。建立一套微服务机制,利用“姜城法律大讲堂”等平台,开展法律服务乡村活动,进行普法宣传和法治教育30余次,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建立一套微监督机制,组建白伙新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村务监督考评机制,实现村务监督规范化。将村干部“微权力清单”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依法治理,依法监督,让“法治”和“自治”更融合。

三、“强制”到“德治”,营造“崇德向善以德化人”浓郁氛围。法治是“刚”,德治是“柔”,充分利用德治“柔性”机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凝聚德治向心力,是白伙新村一直以来的治理目标。建立一套微德治机制,构建道德评议体系,以户为单位建立“道德积分档案”,设置“道德红黑榜”,将道德积分与“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挂钩,用积分量化村民文明行为。建立一套微标准体系,细化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移风易俗、家教家风、爱护环境等10方面70项地方标准,将标准作为道德评议指标,并在村务公开栏最显眼的位置公示。建立一个微终端平台,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平台,设立“善治银行”,开办“积分超市”,提供20余种日常生活用品用于积分兑换,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10余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好风气。以“柔性”德治建设,推动乡村“自治”和“法治”发展,激发乡村善治活力。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旧版
主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 承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办公室 联系我们:0835-6526078
备案号:蜀ICP备12028360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2602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