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川镇地灾隐患现状
大川镇总面积490.15平方千米,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常住人口6300余人,实际居住人口3000余人,总户数1800户。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截至今日,大川镇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个,分别有三江村8个(桦桤林崩塌、水池子滑坡、尹华奎屋后滑坡、大竹坡滑坡、石笋沟地陷、徐芳屋前滑坡、罗宣文屋后滑坡、姚素芬屋后滑坡),快乐村2个(花秋坪滑坡、曾范洪屋后滑坡),共威胁24户97人,威胁财产1270万元。
二、强化组织领号
在去年经历“6·1”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后,作为山区乡镇的大川,在今年的地灾防治工作方面压力巨大,尤其是在地灾隐患的排查与整治上。入春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汛前减灾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站所办、各村充分认清了当前地质灾防治形势,未雨绸缪抓好地质灾害排查,地灾防治是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科学制定镇村组点四级责任体系,责任到人。并在省地矿局化勘队的技术指导和县地灾防治指挥部的坚强领导下,第一时间组建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地灾隐患排查防治工作,由党委书记和镇长任组长,强化组织,党政同责。
三、地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
对全镇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历年来销号的隐患点以及场镇、集市、学校、医院、群众安置点等人口密集场所进行全面的地灾隐患排查。
排查中,既盯住“老问题”,又注意找出发育生成的“新隐患”,全面加强“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不放过一个疑点、不错过一个发育点、不留下一片空白区。开展排查工作的档案资料由镇自然资源所负责收集,相关资料均由排查人、技术单位排查负责人、监测员、包点干部联合签名,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排查质量。切实强化排查单位责任落地,建立工作职责和问责追贵制度,确保排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和调查成果准确真实可靠。
在排查工作推进的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临灾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实战能力。广泛发动群众主动查险报灾,提高排查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求隐患点位受威胁户积极进行应急演练活动,确保发生灾情险情时临危不乱,快速有序安全撤离。
本轮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派出人员124人次,无人机47架次,车辆21辆次,查勘点位119个。因去年在“6·1”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后,我镇对相应的点位作了应急排危及工程治理工作,本轮大排查在册地灾隐患点未发现异常变化,已销号的地灾隐患点未发现新变化。在排查中发现的诸如避险路线牌污损、监测员记录本信息填写不及时等问题,做好排查问题合账,逐一登记造册入档,明确整改整治措施,限时整改。
三、下一步打算
落实各级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地灾防治工作的要求,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细化分工,落实集中安置点各项制度,加强对被集中转移安置人员的监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群防群治宣传,宣传的对象重点放在受威胁农户中的老弱病残孕上。宣传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了解地质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熟悉预警信号。二是时刻保持警惕,绷紧防范地质灾害的弦,预警信号发出后、危险来临时,不贪念财物,必须按照避险路线快速转移撤离。三是要求农家乐对来大川旅游的游客进行宣传告知,严禁私自下水玩水嬉戏。
抓实抓细我镇地灾防治工作,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灾胜于救灾”理念,严格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逐级、逐点压实防汛减灾责任,强化巡查监测和值班值守,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