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关镇便民服务中心坚持“亲民、便民、惠民、为民”原则,紧紧围绕“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工作目标,创新“123”工作法,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达到服务群众“零距离”,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坚持“1”个中心——以人民为中心
飞仙关镇便民服务中心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贴近民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梳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民生事项,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提升群众办事便利性,把精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于2021年6月再度将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重新设计并上墙便民服务中心标识标牌,将“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好实事”“用心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等要求上墙,在醒目位置张贴详细、简洁办事流程,让办事群众心中有数,增设“办不成事”窗口,帮助群众把事情办成、办好,大大提高了办事群众的满意度。结合飞仙关镇锁钥康藏、川藏铁路横跨、被誉为“川藏线上第一关”的实际情况,增设“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窗口”,让便民服务中心更有“人情味”,也让前来办事的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温暖关怀。
二、坚持“2”个同步推进——将“窗口办”与“帮办代办”有机结合
持续优化窗口服务,实现合法合规的事项“马上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复杂事项“一次办”。在3个村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创新在禾茂田园设立禾茂服务代办点,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个人事项实现“就近办”,决不让群众“多跑腿”、让群众有失落感,对于来访群众要办理的事项,能办理的当场办理,审批权限在镇一级的,由村上工作人员收集材料,到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后,交还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等候时间,确保每一位办事群众绝不跑第二趟。2021年,已办理事项3600余件。
持续做好帮办代办服务。积极发挥镇村组干部另一重身份——网格员的作用,成立“帮办代办”工作队伍,结合疫情防控、防电诈宣传、防汛减灾、老旧线路改造等工作,走村入户来到群众家中,为群众提供保姆式、“多对一”贴心代办帮办服务,最大限度为年老体弱或腿脚不便的群众提供便捷服务,让群众在化解“急、难、愁、盼”问题过程中感受到镇党委的温度与力度。2021年累计为群众代办业务500余次,为群众答疑解惑6000余次,受到群众广泛认可。
三、坚持“3”个结合齐步走——结合中心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结合作风建设
一是将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与当前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坚持“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以全力以赴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为导向,从一个个细节处着眼,从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创新方式方法,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便民服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将便民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坚持把实事办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切实为群众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三是与作风建设相结合。结合作风建设工作要求,认真查找问题,严格落实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并纳入日常考核,强化窗口工作人员服务人民的事业心、责任心、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后期,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将持续做好服务工作,切实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再获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