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思延镇草坪村被确定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创建单位,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思延镇“多向发力”全力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注重争取各方支持。坚持市、县、镇、村四级联创,积极在
二是坚持“长短”结合,注重解决突出问题。针对防灾减灾救灾短板弱项,坚持“长”和“短”相结合、共推进的思路。对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应急体系建设等,突出“长效、常态”原则,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对应急预警、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人员转移等,坚持“短、平、快”原则,追求行动迅速、立竿见影,创建以来
三是坚持“软硬”兼施,注重硬件软件提升。在“硬”处着眼,加大工程设施等“硬件”投入,安装雨量监测报警设备、地灾山洪预警设备和地震预警终端,初步形成科技预警监测预警系统。累计投入资金3326.74万元,实施思延镇侨爱新村泄洪堰改造、滑坡治理等10个项目,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软”处着力,加快体制机制等软件完善,建立镇村组三级综合防灾减灾网络和监测预警、重大风险研判、灾情会商、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的多维体系,灾害信息报送、共享更加及时,跨区域协同联动更加高效。
四是坚持“加减”并举,注重综合减灾效益。在防灾减灾投入上做“加法”,治理水土流失土地294.4亩,新建泄洪沟15条,建立“堤、路、沟”三级防洪减灾排灌体系,进一步解决雨季易涝问题。在灾害损失上做“减法”,采取上门宣传、线上转发、田间讲解等多种
五是坚持“点面”共促,注重凝聚干群合力。着眼于点,在接到预警信息时,迅速传达预警信息,开展人员转移,汛期以来累计转移安置群众1200人次。立足于面,创新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