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盛乡立足高山生态资源禀赋,坚持从难点痛点入手,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生态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逐年提升、发展成效逐渐显现,加快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更好助力惠农富民。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研判。大力推广“粮药套种”,坚持以粮经复合基地发展为契机、以闲置土地盘活为关键、以凤头村粮药套种示范基地建设为切入点,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推广运用“白芨+玉米”等套种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力争全年新发展白芨种植面积400亩以上。
二是探索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下空间,适当选择黄连、黄柏、板蓝根、淫羊藿等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中药材品种进行林下种植,构建“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体系,力争年内新发展林下药材种植200亩。
三是着重完善产业链条。围绕中药材“生药-粗加工-深加工”,力争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和中药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寻求技术指导,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中药材产业加快推动药材烘干厂建成投用,积极争取与迅康药业、长禾生物等县内药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力争形成集种植基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