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推动依法行政水平再提升
一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行政执法流程、规范行政执法记录、严格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不断提升行政执法透明度。二是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严格把好行政复议案件的事实关、法律关、裁决关,全面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办理效率,增强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涉及县政府的行政应诉工作,加大对全县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指导力度,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二、立足全面依法治县新局面,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再继续
一是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全力抓好“关键少数”,建立并完善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常态化机制,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推动切实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责任。二是创新法治宣传载体。深度结合花灯文化和法治文化,进一步巩固深化“账图模式”暨“云上法治森林”智能法治化平台、差异化法治工作站等经验模式,乘势提升法治芦山建设品牌影响力,为全县跨越式发展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三、立足社会治理精细化新形势,推动人民调解再深入
一是在夯实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重点围绕法律政策和调解技能等内容,提高各级人民调解员业务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在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矛盾排查和风险研判,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持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三是在“枫桥式司法所”创建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努力推进“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聚力打造基层“法治建设堡垒”和“法律服务联盟”,力争将我县龙门、宝盛、大川司法所建成市级“枫桥式司法所”,芦阳司法所创成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四、立足社会安全稳定新挑战,推动特殊人群管控再加强
一是打造精准化监管模式。针对部分与邻县交界地区手机信号叠加,出现“越界”假象的实际,有效运用微信位置实时共享、视频验证等手段,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实时定位,填补可能存在人机分离的管控漏洞。二是打造矫正中心智慧化模式。按《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方案》,强化司法行政平台运用和政法跨部门办案大数据平台衔接,在推进现阶段“智慧矫正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在2023年通过省厅“智慧矫正”中心验收。三是探索“个性化矫正”帮扶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适时调整矫正方案,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以社区矫正管理实效提高,竭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