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五年,是龙门镇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龙门发展势头最好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战疫情、抗洪魔、促发展”,积极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龙门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步伐更加坚定,经济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社会事业更加和谐,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民生事业得以保障,村级换届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宝贵。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龙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五年来,我们立足龙门镇情,分析自身优势,坚持把产业发展、文旅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放在推动龙门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龙门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年来,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实惠,集中力量办好惠民实事,确保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我们深切感受到,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自觉把勤政为民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就能赢得民心,发挥民智,凝聚民力,不断开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推进龙门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五年来,我们坚持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工作,认真落实镇党委决策和工作部署,全力推行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攻坚克难,求真务实,一抓到底。事实证明只有步步主动,敢于担当,才能打开工作局面;只有不畏困难,勇往直前,才能有效推动工作落实。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五年来,我镇以罗纯山沿线为主,建设种养循环为特色的生态果药产业带。一是引导钱记鸡业、星康源、众成牛业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适度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在罗纯山沿线养殖规模猪、牛、鸡、鸭,特色养殖业总产值近10个亿,全镇新种植芍药、蒲公英、佛手柑等中药材4000余亩,新发展猕猴桃、耙耙柑、核桃等1500亩,茶叶种植面积达5000亩。二是围绕县委、县政府“十百千万”产业布局,打造十亿级畜禽渔种养示范带,大力推动畜禽渔特色养殖产业。隆兴村秀美渔村项目已发展鱼塘40亩,后期计划扩大规模至100亩;全镇正在修建7个大型养猪场,建成后仔猪将达到30万头,生猪年出栏达到10万头。钱记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蛋鸡养殖达200万只。盛美康源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建成后年出栏肉鸭养殖将达到700万只。
——民生实事逐步改善,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五年来,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夯实民生基础。一是持续做好民生保障。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全面抓好救济救助。五年以来,全镇共有292户462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共计发放低保金约747.06万元。发放特困、高龄老人、重度残疾人、孤儿等津补贴约517.75万元。为549名患者争取医疗救助金约151.88万元。二是积极落实就业帮扶。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展各类就业培训300余次,争取公益性岗位及“零就业”岗位107个。三是扎实抓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落实抚恤补助优待政策,开展关爱退伍军人活动。发放优抚金229人次约123.88万元,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1人,26.997万元。四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五年来,全镇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提升,在龙门实施的107个项目,总投资6.75亿元,其中涉及教育、医疗卫生、场镇道路、应急避难广场、旅游基础设施等民生社会事业项目73个。
——应急能力不断改善,破题攻坚能力进一步夯实。一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镇上下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织密联防联控网络。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化包保责任体系,领导班子成员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包村督办,把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共成立志愿服务队45支,志愿者300人,党员网格化221人,网格化管控对象1532人;设立卡点46个,卡点人员87人)。二是2019年、2020年,龙门镇连续遭遇洪水灾害,镇党委政府及时向上级汇报受灾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集结镇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龙门镇坚持抢险、重建两手抓,迅速成立重建指挥部,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体,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思路,运用贴息贷款、定向捐赠、建材奖补等有效措施,多方筹措资金,确定“统规自建”方式恢复农房重建,聚居点于2020年9月8日启动重建,历时3个多月,于2021年1月15日,32户灾后重建房屋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的成果不断巩固。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奋力实现龙门镇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龙门镇先后获得“2019年四川特色气候小镇清爽旅居小镇”“2019年雅安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共产党员示范团队”“2016年共产党员示范单位”“2019年雅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镇”“国家卫生乡镇(2020-2022)”等荣誉称号。龙门镇青龙场村先后获得“2019年四川乡风文明村”“2017年市级四好村”“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2018年省级四好村”“2019年雅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2017年四川百强名村”“2021年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国家森林乡村”“雅安市特色乡村”等荣誉称号。龙门镇古城村先后获得“雅安市五星党支部”等荣誉称号。龙门镇隆兴村先后获得“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19年雅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2019年度文化扶贫示范村”“市级四好村”等荣誉称号。龙门镇王家村先后获得“市级四好村”“2016年市级文明村镇”“2017年省级文明村镇”“2020年度雅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懂得居安思危,才能稳健前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经济总量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综合基础不牢,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基础条件总体薄弱,聚居点管理、乡村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贫困人口基数大,防返贫任务仍然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少数工作人员的进取意识、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还不强,抓谋划、抓落实的本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直面应对、认真研判,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