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山洪和地质灾害,保障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川镇采取多项举措开展转移安置工作。
一、提前预警,精准排查
一是建立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联动机制,实时关注降雨、水位等数据,通过村组微信群、大喇叭、上门通知等方式,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受威胁区域群众。
二是组织镇干部、监测员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危险区、低洼易涝区、临沟临崖等地区的群众数量、居住位置、转移路线等信息,建立台账动态更新。
二、科学规划,畅通渠道
一是提前确定学校、村委会、企业闲置房屋等作为集中安置点,配备床铺、饮用水、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让避险转移群众“转得来、住得安、留得下”。
二是规划多条转移路线,设置清晰的指示牌,针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安排专人“一对一”帮扶,明确转移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三、强化演练,提升能力
一是各山洪灾害危险区、地灾点组织受威胁群众每月开展白天和夜间两次演练,确保发生灾害时知道预警信息、转移路线以及转移安置点。
二是定期组织镇村干部、派出所、卫生院和应急队伍开展转移安置演练,模拟预警发布、人员集结、有序撤离、安置点管理等场景,让大家熟悉转移流程和自救技能。
三是对镇村干部、应急队员进行培训,提升应急指挥、协调调度和现场处置能力,确保紧急时刻高效联动。
四、人文关怀,保障民生
一是集中安置点安排专人负责后勤保障,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群众紧张情绪。
二是及时统计群众需求,协调解决药品、衣物等物资短缺问题,同时做好安置点卫生防疫,避免次生问题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大川镇切实保障了山洪地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了防灾减灾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