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飞仙关镇:灾后农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工作取得成效

发布单位:飞仙关镇 发布时间: 2022-08-12 09:04 浏览次数: 字体: [ ]

“6·1”芦山地震发生以来,为精准、高效、科学推进农村住房灾后重建,飞仙关镇高度重视、科学研判、擘画全程,全力做好重建工作。锁定需恢复重建的38户中,重建22户,维修加固16户,截至目前,重建22户已全部开工,维修加固已完工15户。

一、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完善三大体系

完善“统筹部署、高位推进”的指挥体系。成立农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农房重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狠抓重建工作,严格落实一周一例会及通报制度。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制定镇班子、包组干部、村民委员会主任职干部、组长全覆盖包保责任体系,坚决将重建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和“日报告、周调度”工作机制,推动终端见效。完善“统一收集、归口管理”的信息报送体系。制定“两报一讯”(重建工作专报、重建工作通报、飞仙重建简讯)信息管理制度,由重建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归口管理,坚决杜绝谎报、迟报、多头报送。

二、重心下沉,全面备战,推进农房重建

对全镇涉及的44户,全面摸排,逐一研判,一户一策,确保政策落地。包保干部彻底摸清重建情况及家庭情况,及时发现重建开始到完成存在的困难,结合现有的政策,针对性的算好重建账,确实困难的,协助办理好贷款、落实好货物挂账担保等。开展精准包保帮,制定了包保责任台账,设计制作了一户一档档案盒,修订了帮扶手册、走访清单、资料装档清单,重建、加固进度时间表等,详细记录帮扶过程,做到重建全程留痕。开展精准工作倒排,制作了重建、加固进度信息公示牌,一户一牌张贴上墙。

三、创新思路,提高站位,重塑治理体系

从长远出发,预防为先,重在消除隐患,从房屋、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等“硬件”的重建入手同时,重视治理体系这一“软件”的重塑,有效发挥干部、群众主体作用,深化应急体系能力建设,持之以恒抓好防汛减灾工作,完善各类预案32个,组织开展应急演练27次、民兵集训489人次,增强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联动共治的大应急管理格局。确定新的民生保障制度设计,基层治理制度安排,充分纳入可能的潜在风险因素,形成基于“风险治理”新思路的制度供给,使之无论在平时还是在灾时都能持续运作。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旧版
主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 承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办公室 联系我们:0835-6526078
备案号:蜀ICP备12028360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2602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