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发展和改革局 雅安市芦山生态环境局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2023—2025年重点工作的通知》解读
县级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弥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进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2023—2025年重点工作的通知》(川雅发改环资〔2023〕16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全县塑料污染治理2023至2025年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客观规律和群众需求,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聚焦塑料污染治理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进一步压紧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推进源头减量替代,规范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整治,用3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塑料垃圾向环境泄漏等突出问题,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科学有序推进源头减量替代
(一)全面落实生产销售环节减量要求。严格执行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不包括相关医疗器械)等塑料制品的要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经开区管委会负责落实。)细化落实国家关于禁用塑料微珠政策,推动淋洗化妆品、牙膏禁用塑料微珠。(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支持企业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引导塑料制品企业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设计产品,逐步提高末端可回收率。加大绿色包装企业培育力度,继续培养一批绿色包装生产骨干企业。(经信商科局负责)严格查处可降解塑料虚标、伪标等行为,规范行业秩序,对生产环节发现的问题企业,责令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限期整改,追溯不合格产品流向。对销售环节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及时查处。强化对塑料污染制品举报线索的核查力度,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塑料制品及时查处。(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二)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督促指导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和我县限塑禁塑有关规定。严格执行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消费。推行绿色包装、减量包装,有效减少包装物使用量,减少过度包装,降低包装层数和间隙等。(市场监督管理局、经信商科局、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积极配合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在四川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交通运输局负责)加强公共机构塑料污染治理,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机关公务服务中心负责)
(三)有序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大力推广塑料制品绿色认证,充分考虑木竹制品、纸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全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实施塑料制品绿色产品认证制度。鼓励开展竹木制品质量评价研究。(市场监督管理局、经信商科局、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积极推进“以竹代塑”,加快以竹(木)代塑新产品研发,支持企业利用竹纤维生产竹缠绕管道、生物降解袋等。(林业局、经信商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支持开展不同类型可降解机理及影响研究。(经信商科局、芦山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大力推进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
(四)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清运。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加工利用水平。(经信商科局、财政局、芦山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展和改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两网融合”,开展分类投放点增补和改造,合理配置“四分类”收集容器。配备与生活垃圾清运量相匹配的分类收运车辆,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转运能力。(经信商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督促道路运输场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增加垃圾投放、收集设施,加大垃圾清运频次,规范运输场站塑料废弃物处置。(交通运输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严格执行旅客垃圾定点投放,推进旅客服务场所塑料废弃物规范清运工作。(交通运输局负责)发挥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作用,促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供销社牵头负责)加强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管理,鼓励企业申报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落实规范企业管理秩序,提高废塑料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经信商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入开展农村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巩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成效。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地膜回收网络体系,构建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相结合的绿色安全处理体系,实现农药、肥料包装废弃物、地膜回收处理体系全覆盖。加快农业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单位遴选、公布,持续深入推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农村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着力解决重点领域问题
(六)有效防控农田“白色污染”。持续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2023年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0.5万亩。(农业农村局负责)开展打击非标地膜“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农用薄膜全程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地膜、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等违法行为。(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经信商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到2025年基本形成地膜使用回收利用工作机制,农民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显提高,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布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站),提高回收网络覆盖面。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环境监管。(农业农村局、芦山生态环境局、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规范外卖电商塑料使用回收。指导电商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引导入驻商户落实国家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行动。(经信商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鼓励寄递企业推广电商快件原发包装,逐步减少并淘汰传统过度包装和二次包装方式。(经信商科局、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鼓励企业与环卫单位、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探索推进外卖包装回收处置。(经信商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展和改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强化快递包装治理。督促落实《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等规定,提高低克重、高强度快递包装箱和瘦身胶带、免胶带纸箱的使用比例,降低快递包装塑料使用强度。督促寄递企业减少快递包装填充物,有效降低包装平均用量。大力推广生产耗能低、可自然降解、再生循环利用率高的包装产品,提高可循环包装等环保替代产品应用比例,一体化推进行业塑料污染治理。(交通运输局负责)深入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鼓励快递包装材料生产企业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覆盖面,助力快递包装产业链条实现绿色转型。(市场监督管理局)鼓励运输企业循环共用标准化物流周转箱。(交通运输局、经信商科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江河湖塑料垃圾清理治理。发挥各级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加大江河湖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工作力度。(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规范清理塑料垃圾处置,避免二次泄漏以及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过程的二次污染。(综合行政执法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落实机制
(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鼓励优势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督促指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团体和企业标准监督检查的整改后续工作。(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按照四川省商务厅印发的《四川省商务领域污染治理指南》要求,制定我县贯彻落实意见。(经信商科局负责)结合《四川省邮政快递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制定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年度工作要点。(交通运输局负责)
(十一)完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作用,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抓好工作督促落实。各乡镇(街道)落实塑料污染治理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工作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发展和改革局、芦山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完善督察考核机制。对照雅安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细则完成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工作。按要求组织开展年度部门联合专项行动。(芦山生态环境局负责)
(十三)压实企业责任。加强督查执法,全面执行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节监管,依法查处违法排污等行为。(芦山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内容纳入商领域相关项目评选、活动举办、试点示范等工作一体推进,强化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商品零售、批发、餐饮、电商展会等领域的行业商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经信商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完善支持政策
(十四)加强财政支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废塑料规范回收和再生利用、快递包装回收、生活垃圾焚烧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加大对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支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财政局负责)
(十五)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好现有支持塑料污染治理税收优惠政策,对利用废塑料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可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和企业所得税减计收入优惠,对从事塑料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项目所得,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财政局、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创新激励方式。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专项行动,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塑料循环再生利用。(金融服务中心负责)坚持将绿色金融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引导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相关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促进“无废城市”建设。(金融服务中心负责)
七、加强宣传引导
(十七)强化宣传教育。综合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加大对塑料污染治理宣传报道,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和舆论监督。(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引导各地、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在相关消费促进活动中融入绿色消费宣传内容,加强理念普及。每年适时总结一批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的典型案例。(经信商科局负责)大力宣传国家《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引导竹木制品质量评价研究及宣传推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举办减塑宣传活动,倡导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机关公务服务中心负责)
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发展和改革局 雅安市芦山生态环境局
2023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