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应急预案。修订完善《芦阳街道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街道专项应急预案20个,分山洪危险区、地灾隐患点设置单点预案,补充编制防汛和地灾防治口袋书。
二是建强应急队伍。组建“1+1+9”应急队伍(即1支街道应急队伍、1支民兵队伍、9支村社区应急队伍),实现队员200余人以上并动态管理,确保应急时段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尤其在“6·1”地震应急救援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建好应急避难场所。芦阳街道共有应急避难场所26个,占地面积超25万平方米,实现村社区避难场所全覆盖,划分了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厕所等功能区,并设立相关标识标牌,在为全街道群众提供应急避难的基础上,辐射周边乡镇。
四是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加强应急物资库房建设,动态储备救灾类、抢险类、防汛类等物资,并落实专人管理,定期做好维护保养。与大型商超和相关单位签订物资代储协议,代储米、面、油等生活类物资和挖掘机、装载机等机具,做好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