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芦山地震发生以来,思延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三个心”、抓实“五个一”、突出“五到位”农房重建有力有序推进。
一、坚持“三个心”,压紧压实思想觉悟。
一是增强责任心。我镇高度重视,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乡镇“一线指挥部”组织领导作用,同时压实班子成员片区包保责任,形成部门联动、指挥有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共召开灾后恢复重建、维修加固和农房推进会20余次,研究解决问题10余个。二是保持齐心。辖属各村按照乡镇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房”原则,迅速组织镇村组三级力量对辖区内农房开展地毯式大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全面覆盖、排查到位。同时健全灾后重建信息报送制度,保持全镇从上到下信息畅通,严格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值守,每日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坚持“一条心 一张口”,第一时间报送相关信息。三是下定决心。以“转树作抓”专项行动为契机,镇纪委牵头以勇于担当、决战决胜的决心履好职、尽好责,对镇村组三级干部遵守灾后重建工作纪律、执行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抓落实作为检验履职尽责的根本标尺。
二、抓实“五个一”,攻坚破难协调发展。
一是聚焦一个“核心”,划分网格片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镇党委靠前指挥、班子一线作战,把全镇105户维修加固、重建户化分6个片区,由班子成员任片长,统筹推进农房维修加固工作。二是抓住一个“关键”,组建“自管委”。突出“群众主体”这一关键,每个片区分别成立7人四代表“自管委”(2名维修加固户代表+2名村组干部代表+2名乡贤代表+1名技术人员代表),由村干部担任“自管委”主任,统一推进维修加固服务管理工作。三是把握一个“原则”,明确加固标准。围绕真加固、实加固原则,按照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维修加固方案,自管委每天入户开展协调帮扶,履行包保责任,亮化包保履职情况。四是用好一个“手段”,抓好监督检查。自管委对维修加固质量公开监督、实时监督、动态监督、相互监督,切实做到户户见面,监督进度、监督质量。镇纪委牵头,对各片区包保干部维修加固工作开展全面督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干部履职,确保按期完成维修加固任务。五是强化一个“保障”,完善验收评估。建立维修加固验收评议制度,成立“自管委+包保干部+监理”组成验收评估小组,对于假加固、不按要求加固的农户由自管委责成整改,对验收合格的农户进行公示,做到账实相符,接受群众监督。
三、突出“五到位”,精准发力全力推进。
思延镇党委政府把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全力统筹协调,通过“五到位”,即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实行“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将全镇农房恢复重建责任压实到每一名干部、每一个村头上做到责任压实到位;统筹干部力量,制定工作台账,每一户明确一名联系领导、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开展入户摸底,了解重建意愿、重建能力、存在的困难,做到特殊困难群众人员帮扶到位;统一口径和标准印制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到位;突出房屋建设中矛盾协调、争取信贷、联系建材、聘请匠人、政策咨询、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等服务,做到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确保全镇所有重建户的具体问题都能够及时掌握,做到问题解决到位;按照有关规定不定期派网格员入户走访,完善阶段性资料,做好资金拨付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政策兑现到位,全力保障了全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