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龙门镇坚持“三方引领”整镇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发布单位:龙门镇 发布时间: 2023-05-06 09:34 浏览次数: 字体: [ ]

近年来,龙门镇以农旅融合产业为主导,生猪养殖、特色种养循环产业共同发展,坚持“村村建强、整镇推进”目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较好地实现了产业发展有效益、农民就业有新路、农户集体有分红,2022年实现全镇村集体经济突破269万元,其中青龙场村集体经济突破140万,跃居全市第一方阵。先后荣获四川特色气候小镇、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一、党建引领,凝聚动能。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列为“发展首责”,“一盘棋”统筹推进。坚持把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列为首要任务,作为村党组织“书记项目”必答题,年初议产业谋思路,年底看现场晒成果,项目谋划、资金争取、过程管控、风险防范等环节均按项目化管理要求推进。每年把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开年第一会,明确目标,实化举措,压实责任;召开村党组织书记抓产业发展评议会,逐村点评,点成绩、找差距、提要求。用好“名誉书记”。比如芦山钱记鲜蛋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胜,养殖经验丰富、发展产业有思路,发动其为隆兴村出谋划策,发展成全县集体经济明星村、示范村,2023年底,隆兴村村集体经济预计突破100万元。

二、产业引领,提升效能。谋划产业,精准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镇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龙门镇充分已有的红色旅游基础和特色种养优势,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发展思路,探索出“整镇联合发展”的发展模式,明确合作社经营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务工、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成为村合作社股东,采取“村企联营”模式饲养点,通过认购星康源农业有限公司建成的3幢养鸭棚和村集体自主修建的2幢养鸭棚,发展村集体代养获取收益,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按出资比例量化股权,项目年出栏肉鸭60万-66万只,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0万-330万元。

三、服务引领,激发潜能。抓项目服务,做“精”产业。以农旅、文旅融合为着力点,依托古城红军村、红石滩公园改造、隆兴公园、龙兴之野、鱼跃龙门、龙门溶洞等一批文旅项目的实施,大力发展以观光体验农业为主,休闲康养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核心区。注重加强与涉农部门联系,抓市场服务,做“长”产业,抓监管服务,做“优”产业。整镇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落实村级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股权量化、转账并账等产权制度改革。各村每年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合作社财务进行审计,并对资产进行清查;镇财政所明确专人负责管理村合作社财务。制定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和资产管理规定,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政策,与村干部绩效挂钩。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旧版
主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 承办: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办公室 联系我们:0835-6526078
备案号:蜀ICP备12028360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260200000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