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矛盾多元化解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建设一批特色品牌调解室、培育一支高素质“法律明白人”……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司法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为重点,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以法治芦山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形成了一批实践性强、地区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工作法。
筑牢“第一道防线”,化矛盾促和谐。积极探索建立“微化解”劝调体系,持续深化“四级联调”机制和“1+4+X”劝慰机制,以全县“1+8+33”中心站点和1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依托,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变调解“单人舞”为劝调“集体舞”。同时,统筹推进“调解进项目、进企业”,建立联合调解室、个人调解室和调解联系点,并利用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等专业力量,及时化解“疑难杂症”,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水平。目前,驻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项目建设联合调解室、驻清仁供电所调解室和汉嘉社区潘跃芳调解室等调解品牌正从“一地盆景”向“满园春色”延伸拓展,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活水源头”。
打通“最后一公里”,用良法促善治。坚持将健全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在2018年建成雅安市首个区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县域优质法律服务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平台建设,有效实现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同时,以平台为抓手,全面实施《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持续推广线上“海报律师”、线下“法律服务便民日”双模式服务,做实“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轮班制,以“现场座谈”“远程问诊”“实时抓药”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不出门”“不求人”“不加码”,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活跃“基层第一线”,融普法齐参与。积极探索法治宣传工作新路径,开展法治花灯“一域一品”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推动“非遗文化”与“法治宣传”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具有辨识度的融合式普法新路子。推进“传统媒介+新型载体”普法模式,打造“一‘芦’有法”普法专栏和“小叮当”普法课堂,创作法治宣传微视频、微电影,通过“以案释法”“情景再现”等形式,增强普法的趣味性、渗透力和实效性,实现普法主体与受众之间的同频共振。围绕建设“法治芦山”的总体目标,秉持“一园一主题、一院一品牌”打造理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市首个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基地,7个差异化法治工作站,1个集普法、未检、禁毒等教育于一体的研学旅游式金花法治公园暨法治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一批批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应运而生,法治宣传教育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