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芦山地震发生后,降雨量也在逐渐增多,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显著提高,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镇五措并举做好汛期地灾防治。
一是做好隐患大排查。大川镇现有地质灾害点11处,直接或间接威胁到44户16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雨天坚持必抽查地灾点和隐患点制度,确保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三查”工作到位。并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隐患整改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是实行包点责任制。严格落实“五个一”和“四到位”具体要求,做到规定动作到位。在每个隐患点设置2个监测人员AB岗轮流值守,并明确包干责任,实行镇级干部和村常职干部包点责任制。
三是常态进行演练工作。每月组织群众开展一次“白+黑”应急避险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熟悉熟知疏散路线,确保每一名受威胁群众会跑、能跑、快跑,并有效增强“三避让”意识,加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四是做到人员到位。加强值班值守,要求值班人员严守岗位,24小时手机畅通,实行专人预警信息传递制,在接到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和上级部门发布的预警通知后,由专人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快速、及时、准确地向下传递,切实解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五是做到宣传到位。发动镇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教育,向群众讲明预警信号、安全撤离线路等相关事项,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引导群众参与到防汛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发挥群众作用做到群防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