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方面使我镇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受阻,另一方面对旅游业有很大冲击,部分餐馆、农家乐长期处于停业状态。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一直是大川的重点工作。大川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提升经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一、释放政策红利 真金白银助民纾困保民生
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川镇采取以政策先行多措发展的方式,结合自身优势,召集待业在家的劳动力、停业餐馆老板、农家乐业主、产业大户等参加特色产业政策讲解宣传会,以“大户带散户”、“1+N”等方式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同时借助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一是为优化产业发展加快特色产业走出去,根据《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进一步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通知》,开通优化农产品绿色通道,减少因疫情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特色产品运输中断的情况。二是严格落实特色产业补贴政策,为种植户减轻种植成本,今年发放耕保补贴41.132万元,实际种粮补贴4.302万元。
二、职业培训加持 开辟能力提升新路径
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川镇发挥促就业保民生的作用,在用好用活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上下功夫,在提高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上求实效,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结合大川镇产业发展实际和居民文化水平情况引导培训机构围绕旅游业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建筑业等方面,开发优化培训项目,促进人力资源技能开发和产业升级相协调,有效缓解因疫情带来的就业困难。鼓励开发“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跟进式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向劳动者提供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就业培训和服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今年,大川镇开展职业培训班6次,培训劳动186人。
三、激发创业活力 “全链条”帮扶壮大就业增长
创新创业是带动就业的“新引擎”。开展创业服务质效提升行动,进一步优化创业生态,厚植创业热土。大川镇通过创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优惠政策,积极号召种植大户、散户、小作坊经营主体等成立合作社、家庭农场,形成规模化生产。同时,为使特色产业形成集约化产业链,大川镇积极引进中药材产业加工厂和加工企业就地建厂生产,减少生产成本,邀请中药材龙头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形成产业合作,借助品牌企业力量促进大川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四、精准帮扶解难 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
应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低迷,就业难的情况,大川镇精准施策帮扶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一是运用好公益性岗位,安置特殊重点人群。增加就业43人,其中贫困户32人,残疾人6人。二是政企合作。积极与芦山产业园区沟通交流,为我镇居民争取就业岗位,提倡就近就业,吸引劳动力返乡。三是引进外部优质企业。根据我镇产业发展特色,引进外部优质企业到镇建厂发展,优化我镇经济环境,为我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和优质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