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于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 工作,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相关要求,我镇积极对标找差,专题安排部署,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落实好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我镇在干部配备和使用上按照“优秀干部到农业农村战线去,优秀干部从农业农村来的”的思路,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将优秀干部落实到“三农”战线和基层一线。一是在2021年,我镇按照最新党委分工,在各村至少落实2名联系村班子成员,其中至少一名为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同时在王家村培训一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组长,为基层优先填充新鲜血液,乡镇领导下沉基层覆盖率100%;二是将镇干部进行网格化包组,在各村民小组配备一名包组干部,将年轻的、缺少经验的干部,优先安排包组,为基层添砖加瓦的同时,提升干部工作能力。
二、落实好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年度,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新建成不同规模的养猪场、养牛场、养鸭场、养鸡场、鱼塘等10余处,新发展生猪3万余头,肉牛800余牛,鸡鸭300万只、冷水鱼1万余尾,有力推进我镇产业振兴。二是加快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充分利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这一重大政策性优势,根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积极对接县级部门,及时查漏补缺,确保我镇土地确权工作圆满完成。三是从严加强三资管理。加强我镇“三资”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非现金结算制度,严格落实村财乡管制度。
三、落实好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一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以古镇为核心,辐射周边行政村。通过景区提升项目为重点,加大公厕建设、危桥改造力度,并对景区生态旅游环线进行环境整治。二是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结合我镇农业发展实际,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兴化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集采摘、观光、体验、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田园,全力打造“休闲古镇·旅居龙门”的特色康养小镇。三是分门别类实施大救助工程。对全镇的低保边缘户、困境儿童以及孤儿实施助困工程,进行一对一帮扶,实时关注他们的生活。对残疾人实施助残工程,通过多种技术培训,给予技术和文化的支持。对贫困学子实施助学工程,结合每年的金秋助学,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四、落实好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一是持续提高防洪能力。加快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本年度新建防洪堤2000余米,疏浚河道39公里,修复便桥10余座,一定程度上提升的我镇防洪抗险能力。二是强化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农业农村局要求,全面完成2021年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2021年的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三是持续优化改善生态环境。继续深化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进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强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全面实行“河长制”,持续开展“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全面提升村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长效化管理水平,倡导共建共享整洁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
五、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围绕强化理论武装,解决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并在平时的支部活动中注重理论学习,加强自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二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责任制,对照各项指标完善目标任务,查漏补缺,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三是强化督查推进,坚持“每周开会,每月交流,每季小结,半年汇报,年度总结”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三农”工作千头万绪,面广量大,工作的压力也很大,但农业农村板块依然有信心有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龙门”精神,努力向前迈进,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盼,不断取得各项工作的新突破,不断开创我镇“三农”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