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队伍分工。发挥村组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两支队伍作用,采取镇干部包村联组、村干部包组联聚居点,公益性岗位人员分区分段定责清扫模式,清理公路、沟渠3000余米,整治房前屋后乱象150余处,清理宣传标语、道路标牌12处。
注重要素保障。探索“村集体经济补给一点,卫生费收取补充一点,运行经费补贴一点”资金保障机制,整合资金5万元保障重点路段、人口集中区常态保洁,深化生活垃圾治理“两网三桶四分”模式,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清运体系,今年以来清运垃圾700余吨。
注重宣传引导。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开展“叩门”行动,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今年以来,走村入户6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张贴标语14条,播放村村响广播120余次,发放改厕“明白卡”3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