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芦阳街道聚焦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基础保障不强、发展资源短缺、市场活力不足等问题,从抓实组织谋划、统筹各方资源、创新经营管理上着力,区别破题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助推社区集体经济多元发展、遍地开花。2023年,芦阳街道7个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142.33万元,同比增长449.96%。
一、高位推动,健全“三项机制”增强引领力。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将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作为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抓,一线调研、亲自部署,并纳入街道党工委重点事项常态跟进。7个社区分别落实1名县级领导、2个县级部门、1家国有企业、2名街道班子成员、1名社区干部组建“1+N”帮扶小组,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力量保障。二是健全“协同推进”机制。通过党工委、专题会、协调会等,统筹21家部门力量共同研究推进集体经济发展,“1+N”帮扶小组内部健全小组会议、分析研究等制度,确保集体经济发展任务推得动、有力度。三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印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将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党建考核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奖励表扬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重视、推进缓慢、目标未完成的进行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同步实行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与社区干部绩效报酬挂钩,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二、全面统筹,用好“三类资源”增强发展力。一是盘活闲置资源。对社区固定资产、空间资源等现状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对摸排出的50处资产建立账目、列出清单,因地制宜盘活五星社区、灵鹫山社区闲置土地191亩,闲置办公用房、商铺等资产27处,通过租赁、托管、承包等经营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整合行政资源。因地制宜、“一社一策、一社一特”制定发展方案,重点对空壳社区、薄弱社区逐个研究发展项目、落实发展措施、制定发展规划,包装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个。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支持,发挥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争取扶持资金250万元,保障10个集体经济项目落地,实现社区全覆盖。三是拉动社会资源。社区功能按生活区、商业区、工业区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分领域对接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争取到舞蹈培训机构入驻、摩托车驾校落地、湘邻纺纱办公用品采购等项目合作,发展造血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规范发展,抓实“三项关键”增强内生力。一是规范经营管理。聚焦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市场要求和发展需求,“一社一企”成立社区集体企业,出台规范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措施,细化规范社区集体企业设立程序、人员管理、议事决策、经营范围、收益分配等五大类18项具体内容,“国企带村企”指导完善社区集体企业章程、健全运作机制,采取“社企联营”“搭台架梯”等方式指导、帮助社区集体经济开展市场化运营、公司化管理。二是创新增收途径。立足辖区主导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建链、延链、扩链等方式持续拓宽发展路径,先锋社区聚焦社区服务空白领域经营助老服务中心,灵鹫山社区扩建人和纸管厂二期项目补足县内纺织产业链缺失环节。三是优化发展模式。围绕金丝楠水街、汉姜古城、文庙以及公园景点的运营管理,植入餐饮、娱乐、商贸等业态,打造智慧停车场6个、新建自助洗车场1个、安装自助售卖机3台、出租小吃餐车、售卖亭7个,促进集体经济增收6万余元,推动文旅产业与集体经济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