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茶园的培育管理并不是所有的都一样的,根据茶树的生长时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案,主要分为幼龄茶园、成龄茶园和衰老茶园三个阶段的不同管理。
一、幼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一)及时补苗。对缺株断行的,在2月底前及时补齐,补植后浇透水。
(二)合理间作。闲行严格按照规范套种要求,套种作物以豆科为主,与茶带相距30厘米以上,严禁套种高杆及攀缘作物。
(三)合理疏苗、培育壮苗。对丛生密植茶园,按每穴留2株壮苗的要求,除去弱小茶苗,培养健壮茶苗,疏苗时使用枝剪将多余的弱小茶苗从根茎部剪除,切不可手提拔除。
(四)合理修剪。根据树龄、苗情适时修剪,可分为定型修剪与轻修剪,定型修剪是苗高达到25-30厘米,有1-2个分枝时,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剪去顶部多余部分,留侧枝。轻修剪是在上年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厘米剪去以上部分的枝条,时间以惊蛰前后为佳,最迟必须保证在萌芽前。
(五)及时施肥。春夏季是茶苗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补充茶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一般在春茶萌动前十五天左右施入,1-2年生茶树每亩施入尿素10-15斤,三年生茶树每亩施入20-25斤,并且按2:1:1比例配比磷、钾肥。施肥沟与根茎的距离:一、二年生茶树为5-10厘米,三、四年生茶树为10-15厘米。深度15-25厘米。也可每亩施入茶树专用肥料50斤左右。全年根据其生长周期按少量多次施肥原则进行,至少施入三次(2月、6-7月、10月底)。
(六)病虫防治。根据虫情,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针对绝大部分茶园虫害为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叶螨类、黑刺粉虱等,可采用黄板诱杀、生物农药等,选用化学药剂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对小绿叶蝉、茶蚜亩用2.5%鱼藤酮乳油150毫升-200毫升(300-500倍)、2.5%天王星50毫升(1000倍液)。黑刺粉虱2.5%功夫15毫升乳油(32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50毫升(1000倍液)。茶叶螨类亩用73%克螨特20毫升(2400倍液)、1%阿维菌素20毫升/亩(2400倍液)。茶饼病等病害亩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兑水100斤喷雾,也可采用石硫合剂400-500倍液对症防治。
(七)及时除草抗旱。采用人工或农机具清除杂草,切忌化学除草。旱时充分利用塘、堰、库等水源灌溉抗旱,同时采用茶园铺草等措施增加茶园抗旱力,检查整修茶园排水沟渠,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二、成龄茶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一)适时轻修剪。必须在2月中下旬以前对成龄茶园进行轻修剪,一般在棚面上剪去徒长枝、病虫枝、受冻枝叶,高度为3-5厘米左右。
(二)及时追肥。在轻修剪的同时及时进行开沟施肥,以保证春茶萌动生长所需养分,一般施入茶叶专用肥80-100斤/亩。
(三)浅耕除草。在3月上旬对茶园进行浅耕除草,一般对茶园浅耕深度为10-15厘米,达到疏松土壤、清除杂草的目的。
(四)清沟排渍。在春季对茶园的排灌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做到灌能进、涝能排。
(五)病虫害防治。参照幼龄茶园防治方法进行。
三、衰老茶园改造
(一)台刈培蔸。针对衰老茶树,春茶前进行台刈,能使树势长势良好,对今后长期增产极为有利,以离地面5-10厘米处刈去,切口要求不要破裂,最好向阳倾斜,光滑清洁,台刈后用药物进行消毒或采用黄泥封口。
(二)加强肥水管理。对台刈的茶树要及时补充养分,加强肥水管理,使其快发新梢。结合茶园耕除进行施肥。肥料以农家肥或茶树专用复合肥为主,亩施尿素30千克、有机肥2吨、硫酸钾10千克、磷肥30千克,挖沟施入。
(三)疏枝修剪。衰老茶树更新后形成的新枝不如茶树幼苗分枝有规则,会发生许多细弱浓密小枝,影响骨干枝的生长和形成,应留壮去弱,留稀去密,选留5个健壮枝条即可,经打顶修剪使其快速形成茶棚,达到采摘之目的。
(四)防治病虫害。一般衰老茶园中发生较多的有茶蛀梗虫、茶天牛和苔藓、地衣等,因此当树冠改造后应立即进行防治,可用人工捕捉和刮除等方法。其它病虫害参照幼龄茶园防治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