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飞仙关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聚焦“一镇一村先行、两级特色示范、全域全面提升”三项行动,以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农文旅+产品”,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守牢耕地红线。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农产品发展为动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培育4000余亩“高山茶叶”、200余亩“川牛膝+佛手柑”等特色产业,打造农文旅特色产业。培育土特人才。构建“农业专家+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团队,针对飞仙关镇茶叶、马兰等特色农产品,发动省、市、县、镇20余名农业指导员,累计指导300余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家,其中市级合作社2家。带动就近就业。按照“农旅融合、产村互动”模式,打造“川西药谷·禾茂田园”,近两年来,解决就近就地就业200余人,脱贫劳动力就业20余人,每年季节性用工累计约8000人次。
“农文旅+人文”,优化乡村振兴新模式。优化人居环境。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发力,2023年以来开展排污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0余次,签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告知书200余份。发掘历史底蕴。不断挖掘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以茶马古道为核心,以“茶马官道”、“二郎古庙”、“飞仙关大桥”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塑造精神内涵。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利用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搭建1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化大舞台6次,累计参与人次900余人,农家书屋累计接待群众2000余名。
“农文旅+环境”,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发挥区位优势。飞仙关被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是G318川藏线第一关和川西旅游环线必经之地,飞仙关镇新设“此生必驾318”打卡点2处,打造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民宿10余家,引进餐饮店、小吃店13家。发展特色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新业态,建成飞仙关镇AAAA级旅游景区、禾茂田园AAA级旅游景区,其中禾茂田园以“七园、六馆、五特”,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