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辖区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思延镇以“三个强化”有序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联系村领导班子为副组长,镇应急办工作人员,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联系村领导包村、村干部包小组、网格员包户”的三级包保工作体系,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干部抓一线的工作机制实现安全监管全面覆盖、精准管控,确保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协同机制,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镇、村“两级”干部大会、安委会等安排部署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具体工作事项,明确任务、细化责任,镇、村联动密切配合,联动推进,以“一叶知秋”的敏锐意识,有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走深走实,有效防范化解全镇的安全风险隐患,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思想认识,推进培训演练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镇党委、政府站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扛起来。一是坚守底线思维,凝聚共识,强化责任,扎实推进全镇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以“一丝不苟”的较真态度,推动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持续提升全体干部安全素养,组织全体镇干部、村“两委”、企业负责人、安全员通过观看警示片,学习《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等形式进一步增强的安全红线意识。三是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思延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急预案》《思延镇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等多个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建成了“1+N”预案体系,并绘制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图。督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制订应急预案,提升应对各类事故灾害的能力。积极组织医护人员、民警、民兵、志愿者、群众共同参与演练活动,坚持每年举办2次以上的综合性实地演练活动、汛期每月开展2次以上的地灾点、山洪点应急演练,让参与者亲身经历、深入体验,在实地演练活动后召开复盘会,提升应急预案的可操性。汛期以来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累计发送避险信息160余条,避险转移29次,转移人员6175人次。
三、强化检查排查,抓好工作落实
细化安全管控措施,织密安全网。一是加强安全生产企业检查力度。针对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全覆盖、拉网式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确保行业一个不漏、企业一个不漏、隐患一个不漏,截至目前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检查26次,检查企业93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1个,均已完成整改,做到了闭环销号管理。二是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力度。针对人员聚集场所、老旧房屋、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场所和群体开展“地毯式”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的“三定”工作措施,建立整改台账,逐条逐项明确整改时限、牵头负责人,细化整改措施,实行销号式落实。三是加强道路交通隐患排查。针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建立思延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隐患排治清单,截至目前已排查隐患问题14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四是加强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对照食品安全包保主体“两个责任”机制任务清单,对全镇食品包保个体工商户、企业开展包保检查,重点检查证照、进货渠道、材料贮存、环境卫生、设备维护清理记录等,并督促相关法人务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食品安全包保检查126家次,排查问题隐患1个,已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