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农村工作有其复杂性与艰巨性。而我们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就是宣传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帮助引导广大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新农村建设、关心群众疾苦,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素质、传授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等。走基层,就要为基层和老百姓办实事、解困难,为群众排难解纷。惠民生是根本目的,切实做好关心帮助群众的工作,让群众拥有获得感,“走基层”活动才算获得成效。为此,我们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吃苦耐劳, 树立意识。走上农业园区干部的工作岗位,就要把自己置身于农民群众之中。常怀感恩之心走基层访群众,常依真情实意问民需探民求,牢牢掌握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主动权。面临诸多头绪、纷繁复杂的事务,我们做好基层工作就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群众有困难就得帮助克服,工作有任务就要完成,危难时刻就得挺生而出。这种别人下班你还在工作的情况,是基层工作者可能长期面对的,要能够长期坚持做好这些事,就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基本素质,和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二是心系群众,换位思考。只有自觉做到群众诉苦我愿听,群众有难我勤解,群众有求我必应,随时当好群众心声的“传话筒”、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群众情绪的调解员,用摸得着的“真”、看得见的“情”,赢得群众、取信群众,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无论是发展农业生产还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都要“以人为本”,只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热心关注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从根本上解决各类矛盾,更好地服务农民。广泛接触农民群众,深入每家每户,走进田间地头,掌握一手资料,了解最底层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通过和群众的深入交往让自己真正了解村情民意,只有真正地了解群众,才能建立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才能真正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一份努力。
三是坚定信念,言行一致。做到承诺给群众的事情就要办到,做到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做群众工作基础在“言”,关键在“行”,贵在“言行一致”。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办公室里,基层干部在与群众接触过程中,既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群众爱听的话,不搞虚的,不造假的;又要充分尊重群众的话语权,让群众想说,多说,能说,说出自家困难和问题,助其自解心结,自消疑虑。在为群众办事过程中,既要谨言慎行,言出行随,行必见果;又要善于结合农村基层实际,通盘考虑群众需求,创造性开展群众工作,善于把“亲农服务中心”搬到田间地头,把流动办公室设在农家小院,就近就地解决群众疑难事项,更要做到政策落实的公平公正。
四是善于学习,知行合一,作为基层干部应该虚心拜其他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为师,学习村干部的工作经验,说话方式。学习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知识,农村民俗文化。更要率先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理论知识,只有自己先把这些政策学懂弄通了,我们才能把政策讲给群众听,而且我们要利用我们资源优势学习猕猴桃等产业发展的政策,外地先进经验,园区基地管理的技术规范,讲给群众听,带着群众干。
通过“走基层”活动,就是要加深对农村现状和农村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和转变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只有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常与群众拉家常,说说心里话,把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送下乡来,才能真正在干群之间拆除“隔离墙”,架起“连心桥”。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