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小区依法治理试点以来,县司法局结合实际,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法治元素等有效融入小区依法治理试点,通过进一步激发基层“法治细胞”和自治活力,不断打通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最后一米”,助力提升小区自治能力水平。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力度”,汇聚试点工作“同心圆”。组织召开全县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工作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安排部署并深入推进试点有关工作。牵头制定印发《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实施方案》,围绕“党建引领”“依法自治”“多员治理”和“矛盾化解”4个方面,列出措施办法50余个,并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责任单位、指导单位,逐步形成以“党建聚动能、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为总体基调的“四位一体”小区治理工作格局。
二是增强法治宣传“浓度”,打造试点良好“氛围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法治芦山行”一月一主题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试点工作以来,组织开展“人人参与小区依法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系列宣传活6次,累计发放相关法治宣传资料3000余份。加强对省市级试点专项经费使用的指导,督促试点小区结合实际将经费完全用于完善小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提升等,并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绿道、援法议事亭等一系列深受小区业主喜爱的法治文化载体集群,营造小区依法治理浓厚氛围。
三是提高矛盾化解“深度”,架好小区治理“连心桥”。更好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职能职责优势,运用县、乡、村、组四级调解组织力量,不断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主动挖掘矛盾纠纷“潜在”隐患,并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制定具体有效化解措施和办法,力求发现一起介入一起、化解一起。试点以来,在平安苑、古道木韵试点小区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6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8件,成功化解纠纷58件,调解成功率达100%,最大限度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激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