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森林防火工作亦是如此。大川镇地处澳门金沙城中心_欧洲杯足球网-【投注官网平台】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是全县森林防灭火重点区域。近年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方针,立足山区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了“队伍专业化、巡护科技化、管理网格化、应急实战化”的森防体系,连续多年实现“零火情”。现将典型经验总结如下。
1. 专业化与群防群治结合“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森林防火需专业力量与群众参与并重。
(1)组建28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定期开展体能训练、火场扑救、器械操作等技能培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
(2)依托3个行政村,成立43人的“义务扑火队”,由村组干部、党员、民兵等骨干力量组成,形成“半小时应急响应圈”,实现“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2. 科技赋能巡护“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山区复杂地形,我镇创新成立“飞鹰无人机巡护小队”,配备2台高清无人机,对山高路险、人迹罕至区域开展“空中巡查”,累计飞行里程超500公里,发现并消除隐患点26处。推行“地面+空中”立体巡护模式,护林员每日带装巡查重点林区,结合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实现火情“早发现、早预警”。
1. 靶向清理隐患“防患于未然。”针对山区林下可燃物堆积问题,我镇开展“清林行动”,组织队伍对林缘、坟区、输配电线路周边等重点区域实施计划烧除和人工清理,累计清理可燃物20余吨,开设防火隔离带1公里(加油站),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
2. 网格化包干管理我镇实施“镇—村—组”三级网格化责任包干制,划定重点林区4个、重点企业8家、重点人群24人(独居老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等),逐级签订责任书,落实“一对一”监管。在春节、清明等重点时段,增设临时检查点2个,严格管控火源入山,收缴违规火种40余件,确保火源“零入山”。
1. 常态化演练“练一日有一日之功。”我镇每季度开展森防综合演练,模拟火情报告、队伍集结、火场扑救、伤员转运等环节,2025年累计参演150余人次。针对山区地形复杂特点,组织“夜间突袭演练”“山地负重拉练”,增强队伍实战适应性。
2. 物资保障到位“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镇级储备风力灭火机5台、油锯10台、防火服15套等物资,3个村分别设立物资储备点,实行“月检查、季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完好率100%。创新“以练代储”模式,定期组织队员开展器械实操训练,确保人人会使用、会维护。
1. 入户宣传全覆盖我镇开展“敲门行动”,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签订《防火承诺书》1800户,利用村村响、流动宣传车循环播放防火知识。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群体,开展“一对一”宣讲,通过案例警示提升防火意识。
2. 创新宣传载体我镇利用微信小程序开设“森防微课堂”,推送防火知识、预警信息;在中小学校举办“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宣传效应。
大川镇通过“人防+技防”“群防+专防”“常态+应急”相结合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山区森防难题。正如《孟子》所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一步,我镇将重点推进“智慧森防+群防”工作模式,定时、定点无人机巡护、火情监测预警小分队(群防),进一步织密“空天地”一体化防控网络,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结语《道德经》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森林防火工作贵在未雨绸缪,重在持之以恒。大川镇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巩固森防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