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浪翻涌香盈野,千山叠翠画中行。在思延镇青衣芸谷,万亩油菜花海与白墙黛瓦的村落、苍翠绵延的青山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长卷。随着第十届“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活动启幕,身着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穿梭于金色花田间,用热情服务点亮“最美春景”,让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春日盛宴既有山水之美,更显文明温度。
精心组织,筑牢服务保障网
“3月不仅是“菜花节消费季”,也是我们的“学雷锋”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月,我们要充分发挥雷锋精神,把这次志愿服务“持久战”打得漂亮!”思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骆雪梅在向志愿者们讲道。
面对长达一个月的客流高峰,思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组织安排,创新“三色服务法”。
开展“流动红”动态巡查:50多名机动志愿者全天候在青衣芸谷巡逻,对遇到困难的游客进行帮助,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等;
设置“疏导橙”岗亭服务:在停车场、观景台、青衣芸谷景区入口设置服务岗,通过“手绘导览图+方言指引”帮助开车来玩的游客有序停泊;
组建“应急蓝”专业队伍:思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整合力量,联合镇司法所、镇卫生院组建安全医疗小队,确保游客能够安全赏花。
文明护航,守护金色风景线
“您看观光桥下的油菜花厕所多有趣,既能打卡拍照又方便!”志愿者吴芳指着路标,巧妙化解了游客阿姨想带外孙在花田“就地解决”的尴尬。
“阿姨,你就站这,我来帮您拍照,保证给您拍的美美的,你就不用拿着自拍杆进入油菜地里了”志愿者小张及时将要到油菜地里的阿姨劝在了外面。
……
50多名“文明劝导员”化身“花田卫士”在青衣芸谷里来回奔波,这样的温情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思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的“文明劝导小分队”,在青衣芸谷景区入口、停车场、观景台等重点区域维护秩序,引导游客文明赏花、有序停车,减少乱扔垃圾、踩踏农田等不文明行为。截至目前,青衣芸谷垃圾量同比下降40%,“文明赏花公约”知晓率达95%。
文化浸润,激活千百年汉魂
思延镇深挖“蜀根汉魂”文化基因,打造历史文化名片,聚焦本土特色,将非遗传承芦山花灯、汉服体验与节庆活动深度融合,积极向外来游客推荐展示,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感受芦山文化的独特魅力。
“原来汉代小姐姐的曲裾要这样系!”在汉服体验区,志愿者正为游客示范传统礼仪以及汉服穿搭。
“这两个芦大哥和芦小妹好好看啊,请问一下这是芦山的特色人物嘛”
“是的呢!这两个人物是我们根据芦山花灯中的花脸哥和幺妹子的形象做的。芦山花灯兴起于汉,盛行于宋,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芦山花灯也俗称“跩花灯”有丑角(“花鼻子”)和旦角(“幺妹子”)……”面对外来游客的提问,志愿者耐心地向其讲解芦山花灯的历史渊源。
截至目前,50余名“红马甲”累计服务游客3万余人次,解决摊贩纠纷1起,突发问题2件。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感、保障了活动顺利开展,更通过志愿服务将文明新风、文化内涵、雷锋精神、生态理念融入到节庆场景,实现了“以节促游、以节兴业、以节育民”的目标。
下一步,思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计划将菜花节经验延伸至夏季避暑季、秋季丰收节等系列活动,让志愿服务既接“文化地气”又添“发展底气”为乡村振兴注入实践新动能。